
亦作“褒慰”。旌表抚慰;表扬安慰。 唐 司空图 《华帅许国公德政碑》:“唯申孝思,自置精舍,有詔褒慰,仍赐‘陟屺’为名。”《新唐书·尹思贞传》:“会 契丹 孙万荣 乱, 朔方 震惊, 思贞 循抚境内,独无扰。 武后 璽书褒慰。”《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三年》:“辛亥,御史中丞 卢坦 奏弹前 山南西道 节度使 柳晟 、前 浙东 观察使 阎济美 违赦进奉。上召 坦 褒慰之,曰:‘朕已释其罪,不可失信。’”
襃慰(bāo wèi)是汉语中的一个古语词汇,现多写作“褒慰”,指通过褒奖、嘉许的方式给予安慰或勉励,常用于对他人功绩、德行或遭遇的肯定与抚慰。以下是详细释义:
字形结构
二字组合强调以褒扬之言安抚人心。
核心词义
指对有功绩、德行或遭遇困境者给予公开赞扬,以达到宽慰、鼓励的目的。如《后汉书·班固传》载:“襃慰功臣,显扬忠烈。”
帝王诏令
古代帝王常以“襃慰”表彰忠臣或抚恤遗属。例如:
《宋史·职官志》:“凡将士战殁,遣使襃慰其家,赐以金帛。”
(参考:《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
文人书仪
唐宋文人书信中用以表达对友人的嘉勉。如苏轼《答李端叔书》:“蒙手书襃慰,愧荷深矣。”
(参考:《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现代汉语中,“褒慰”一词虽不常用,但“褒奖”“慰勉”等近义词仍保留其核心含义,多用于正式文书或历史语境,强调通过肯定性评价实现情感抚慰。
《汉语大词典》
“襃慰:褒奖慰劳。”(第12卷,第387页)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
《辞源》
“以嘉言安抚,表彰功绩以慰其心。”(修订本,第1562页)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注:因“襃慰”为古语词,现代文献用例较少,释义主要依据权威辞书及经典古籍。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字典》或《故训汇纂》。
“襃慰”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襃慰”读作bāo wèi,是“褒慰”的异体写法()。其核心含义包含两层:
该词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例如:
部分词典将其归类为形容词(如查字典),但实际应用中更常见作动词,强调“通过表扬实现安慰”的行为()。需注意,现代汉语中“褒慰”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古文或特定文体中。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例句或历史典故,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辞书。
百炼成钢白兔公报道绷拽鼻风笔下生花岔道常令长恸城里人赤留乞良楚魄大汗淋漓打落叨领大觿奠仪董理呃逆恶语中伤肥事感甄高腴瞽卜故交衡服横索胡奴车饯行窘惧暌离牢不可破累朝连明彻夜龙涎香麻胡梅腮跑辙评论铺夫普进歉收气量任臣讪短觞行眚礼水客素牋同日头人頽垣废址脱颖囊锥误差巫山云雨削白系道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