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kowtou ] 叩头,额角叩地。角,额角
蹶角受化。——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额角叩地。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 夜郎 滇池 ,解辫请职; 朝鲜 昌海 ,蹶角受化。”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徵调曲六》:“无劳凿空於 大夏 ,不待蹶角於蹛林。”《梁书·武帝纪中》:“九服八荒之内,连率岳牧之君,蹶角顿顙,匡救无术,卧薪待然,援天靡诉。”
“蹶角”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梁书》等原始文献。
《蹶角》是一个汉字词汇,意为“摔断的角”。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蹶”表示“跌倒,摔断”,“角”则指“物体的尖端部分”。
《蹶角》的拆分部首为“足”和“角”,其中“足”表示与脚有关,指示词的一类,而“角”则代表与尖角有关的事物。
《蹶角》共有13笔,其中“蹶”部分由8笔组成,“角”部分则包含5笔。
《蹶角》一词最早出现在《汉语大词典》中,具体的来源和出处暂时没有确切的信息。而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蹶角”。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对于《蹶角》这个词,它的写法可能存在差异,但具体的古代汉字写法相关资料尚未找到。
1. 他从树上摔下来,蹶断了一角。
2. 这个盒子的蹶角已经磨损了,需要修复。
蹶起、蹶伏、蹶危、拾蹶、蹶子、角斗、角度、角落。
折断、断角、折角、折裂。
完整、无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