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曲律的意思、曲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曲律的解释

(1).弯曲;屈折。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一折:“曲律竿头悬草稕,緑杨影里拨琵琶。” 元 无名氏 《衣袄车》第三折:“那 狄青 右手兜絃,左手推靶,弓开似那曲律山头蟒。”参见“ 乞留曲律 ”。

(2). 元武宗 海山 的蒙古语称号。杰出之意。《元史·武宗纪二》:“﹝ 至大 四年﹞夏五月乙未,文武百官 也先铁木儿 等上尊諡曰 仁惠宣孝皇帝 ,庙号 武宗 。国语曰 曲律皇帝 。”

戏曲名词。主要指写作和演唱南北曲时应注意的各种原则。如作曲的选字、造句、体裁、风格;唱曲的发音、归韵、板眼等。 元 明 时在南北曲盛行的基础上逐渐归纳形成。著名著作有 明 魏良辅 《曲律》、 王骥德 《曲律》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曲律”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1.基本含义:弯曲或屈折

指物体形态的蜿蜒曲折,常见于元代文学作品。例如:

2.历史人物称号

特指元武宗海山的蒙古语尊称,意为“杰出”。《元史》记载其庙号为“曲律皇帝”。

3.戏曲术语

指南北曲创作与演唱的规范,涵盖:

4.哈尼族传统乐器

哈尼语称“Coirloir”,是哈尼族非遗文化象征:


该词在不同语境中差异显著,需结合文学、历史、戏曲或民族文化背景具体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曲律

曲律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成部首是“曰”和“音”,总共有12个笔画。

这个词语的来源比较复杂,最早是出现在古代《尚书》中,用来形容音律的美妙和曲调的优美。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曲律逐渐引申为事物的规律、节奏和规范。

在繁体字中,曲律的写法是「麯律」。繁体字通常在港澳台地区使用。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在有些不同。曲律的古代写法是「夋律」。这种写法保留了现代汉字中的“律”部分,但将“曲”改写成了“夋”,字形与现代的写法有所差异。

以下是曲律的一些例句:

  1. 他的演奏表现了巴洛克音乐的曲律之美。
  2. 学习需要按照一定的曲律进行,不能一味地放纵自己。

曲律的组词可以有:

近义词可以有:

反义词可以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