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守筮的意思、守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守筮的解释

指诸侯国所用的卜蓍。《礼记·表记》:“天子无筮,诸侯有守筮。” 郑玄 注:“守筮,守国之筮,国有事则用之。” 孔颖达 疏:“诸侯有守筮者,诸侯卑於天子,有守国之筮,谓在国居守有事而用筮。”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守筮”是中国古代礼制中的专有术语,具体含义如下:

  1. 基本定义
    指诸侯国专用的占卜方式,属于周代礼制的一部分。根据《礼记·表记》记载:“天子无筮,诸侯有守筮。” 这里的“筮”指用蓍草进行占卜,而“守筮”特指诸侯在国中留守时,遇到重大事务时使用的占卜仪式。

  2. 礼制背景
    郑玄注解提到:“守筮,守国之筮,国有事则用之。” 这体现了周代等级制度中天子与诸侯的差异:天子权威至高,无需通过占筮决策;诸侯则需通过“守筮”处理国家事务,以示对天命的遵从。

  3. 使用场景
    孔颖达进一步解释:“诸侯卑于天子,有守国之筮,谓在国居守有事而用筮。” 说明守筮的应用场景包括诸侯留守封地时,遇到战争、祭祀、灾害等重大事件,需通过占卜寻求指引。

  4. 文化意义
    这一制度反映了古代“天命观”与等级制度的结合,既强调占卜的神圣性,又通过礼制规范不同阶层的权力边界。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守筮:

守筮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守卫和预测。它由“宀”、“⺮”两个部首组成,共有14个笔画。

来源:

守筮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大宗伯·宫人》,用来形容宫廷中负责守卫和预测吉凶的官员。后来,它也用来表示守护和预测其他事物。

繁体:

繁体字“守筮”的写法与简体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守筮的写法为“守衰”,其中“衰”指的是一种用来预测的祭祀器具。随着时间的推移,“衰”字在写法上发生了变化,变成了现在的“筮”字。

例句:

1. 他在黑夜中守筮,为宫廷带来了平安。

2. 我们需要守筮,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组词:

1. 筮卦:用竹签或杯中竹签摇动来预测吉凶的方法。

2. 筮法:守筮的方法和程序。

近义词:

守卦、守卜。

反义词:

亵渎、忽视。

别人正在浏览...

八贤王鄙族辞呈邨店登号地乳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断嶂钝涩二贺二情二滩水电站凤凰翘風燭干封赶热顾佣汉皋珠毫不介意和鹊黄制欢嬿胡撦胡桃骄美机秉界乘镌石匡郭溃流狼主连三接五孟乐排门破券溥遍清藻人类渣滓散阳神眇神母夜哭申纾实话实说束阨水门汀水肿説话损省畋游颓想帷箔五尺童子乌私虾荒蟹乱下路鲜脆小臣小蒜嚣怨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