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苞芦的意思、苞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苞芦的解释

芦笋。 唐 杜甫 《槐叶冷淘》诗:“碧鲜俱照筯,香饭兼苞芦。” 仇兆鳌 注引 蔡梦弼 曰:“苞芦,芦笋也。” 方之 《杨妇道》:“看来,是谁偷了别人的苞芦,半路撞见了人,便张张皇皇把苞芦塞到这儿来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苞芦”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植物名称

  1. 玉米的方言别称
    在部分地区(如安徽、江浙等),“苞芦”是玉米的俗称,属于禾本科植物。其别名多达30余种,包括苞谷、棒子、玉蜀黍等。这一用法与古代中泰粮食贸易相关,因玉米曾通过暹罗(泰国古称)传入,故也称“暹罗米”。

  2. 芦笋的古称
    唐代文献中,“苞芦”指芦笋。例如杜甫《槐叶冷淘》诗中的“香饭兼苞芦”,仇兆鳌注解为“芦笋”。现代方言中偶尔沿用此义,如方之小说中提到的“偷苞芦”即指芦笋。


二、成语比喻(较少见)

“苞芦”作为成语时,由“苞”(未开的花蕾)和“芦”(芦苇)组成,比喻人隐藏的潜力或才能,待时机成熟方能展现。但这一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较为罕见,需结合具体语境确认。


补充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二

苞芦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尚未开放的芦苇。这个词可以拆分成“苞”和“芦”两个部分。其中,“苞”的部首是艹,总共有7个笔画;而“芦”的部首是艹,总共有9个笔画。苞芦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由古人创造出来的新词。在繁体字中,苞芦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与现在有所不同,但苞芦这个词的写法在古代与现代相似,没有太大变化。 以下是苞芦的一些例句: 1. 池塘里的苞芦悄悄地抽出新芽。 2. 秋天的荷塘旁边生长着茂盛的苞芦。 苞芦可以和其他词语组合成新词,例如: 1. 荷芦:指荷花苞; 2. 芦苇:指成熟的芦苇。 苞芦的近义词可以是: 1. 芦苇:另外一个形容芦苇的词语; 2. 蓖麻:植物名,也是一种类似苞芦的植物。 苞芦的反义词可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词语与之对应,因为苞芦通常用来形容尚未开放的芦苇,而开放的芦苇则没有特定的词语表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