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春柳嫩条。因柳芽初生为嫩黄色,故称。 元 赵孟頫 《赠相者》诗:“楼前山色横翠靄,湖上柳黄飞乱鸎。”
(2).颜色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诀》:“凡调合服饰器用颜色者……柳黄,用粉入三緑标,并少藤黄合。”《红楼梦》第三五回:“ 寳玉 道:‘松花色配什么?’ 鶯儿 道:‘松花配桃红……葱緑、柳黄可倒还雅緻。’”
“柳黄”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综合了文学意象与色彩描述:
自然意象:指春柳的嫩条
因初生柳芽呈嫩黄色而得名,常用于描绘早春景色。例如元代赵孟頫诗句“湖上柳黄飞乱鸎”,以及李白“宫柳黄金枝”的描写,均以“柳黄”渲染春意盎然的画面。
传统色彩名:浅黄色调
属于中国传统色系,接近初生柳芽的嫩黄。明代《辍耕录》记载其调色方法为“用粉入三緑标,并少藤黄合”;《红楼梦》中也提到“葱绿、柳黄”搭配的雅致感。
补充说明:
部分资料提到“柳黄”为灌木植物(如、6描述),但此释义多见于植物学领域,日常语境中较少使用。若需进一步了解植物特性,建议查阅专业植物图鉴。
《柳黄》是一个中国汉字词语,汉语拼音为liǔ huáng。这个词的意思是指柳树的颜色,特指柳树生长的早春时节柳枝发出的黄绿色。
《柳黄》由两个汉字组成:柳(liǔ)和黄(huáng)。
柳这个字的部首是木,总共有8个笔画。
黄这个字的部首是色,总共有11个笔画。
《柳黄》这个词的来源比较难以追溯,但柳树的颜色给人以春天的感觉,所以有了这个词来形容柳树早春的颜色。
在繁体字中,柳黄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的基础形状和现代汉字相似,但有一些细节上的差异。古时候的柳字写法中,第二个字形的笔画比较繁复,横向延伸的线条更长,整体显得稍微更加复杂。
1. 春风吹过,院子里的柳黄婆娑地摇曳着。
2. 一抹柳黄,点亮了整个山谷。
3. 柳黄的颜色让人感觉仿佛到了春天的怀抱。
柳黄没有常见的组词,但可以通过柳字和黄字来进行组词。
例如:
柳树、柳枝、柳叶、黄金、黄昏、黄色等
近义词:柳绿、柳翠
反义词:枯黄、枯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