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绶的意思、赤绶的详细解释
赤绶的解释
古代官服上系印纽的赤色丝带。《后汉书·舆服志下》:“诸侯王赤綬。” 南朝 梁 江淹 《横吹赋》:“赤綬紫驳,星含露分。” 明 高启 《送董湖州》诗:“五马贵专城,花兼赤綬明。”
词语分解
- 赤的解释 赤 ì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赤血。赤字。 真诚,忠诚:赤诚(极其真诚)。赤忱。赤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赤胆忠心。 空无所有:赤手空拳。赤地千里。 裸露:赤脚(光脚)。 笔画数:
- 绶的解释 绶 (綬) ò 一种丝质带子,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后用来拴勋章:印绶。绶带。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赤绶”是古代官员服饰中的重要配饰,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赤绶指古代官服上系印纽的赤色丝带,用于悬挂官印,是身份与官职的象征。其中,“赤”为红色,“绶”即丝带,二者结合体现等级制度中的色彩标识。
二、历史背景
- 等级标识:据《后汉书·舆服志下》记载,汉代诸侯王佩赤绶,其他官员则按不同颜色区分品级(如紫绶、青绶等)。
- 礼仪功能:赤绶不仅是实用配饰,更在朝仪、祭祀等场合彰显威仪,如南朝江淹《横吹赋》描述“赤綬紫驳,星含露分”,突出其华丽庄重感。
三、颜色象征
- 赤色含义:红色在古代象征尊贵与权力,常用于高阶官员服饰,如明代高启诗中“五马贵专城,花兼赤綬明”即暗喻显赫地位。
- 绶带形制:绶带长度、编织纹样均有严格规定,赤绶通常以多重丝线织成,配以金银装饰。
四、相关扩展
- 组词示例:如“赤绶金章”“朱衣赤绶”等,多与官职、荣耀相关(参考)。
- 演变与消亡:随着朝代更迭,绶带制度逐渐简化,清代后被顶戴花翎等替代。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官服体系或具体文献出处,可查阅《后汉书·舆服志》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赤绶(chì shòu)是一个汉字词语,含义为红色丝线或丝带。下面是关于赤绶的一些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赤绶的部首是纟(绳子)和示(礻,礼节),它包含了8个笔画。
来源:赤绶一词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赤色通常与吉祥、喜庆和红颜色相联系,红丝线被用来象征特殊场合中的吉祥和幸福。
繁体:赤绶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一样,不会有任何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写法是经历了演变的。但是赤绶这个词的写法并没有很大的变化。
例句:1. 给新婚夫妇送上了一根赤绶,祝福他们婚姻美满。2. 孩子戴着一条赤绶表示他已经满月了。
组词:赤丝绶、红色丝绶、婚庆赤绶等都是与赤绶相关的组词。
近义词:赤线、红丝线、红丝带等都是与赤绶意义相近的词语。
反义词:赤绶没有明确的反义词,但与红色(赤色)相关的词语,如黑线、蓝色线等可以被视为相反意义的词语。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宝库八屯表丈人别真驳杂猜谜儿长陵察视逞应春野达幽灯座杜绝人事恶讪犯暑風櫛雨沐刚简共婚贯练灌坛股子函柬好梦不长哼哧宦牒黄芪回攒鵁衔井鲋进求机石拘坼慷他人之慨客水拉长线诔德莲宫令声鳞族离思乱纪马步马王堆汉墓缪斯目兵弄田沤库峭崿秋半燃糠磉磴三舍法上下交困删述审择送给田服徒弟綫路闲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