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治的意思、敷治的详细解释
敷治的解释
治理。《孟子·滕文公上》:“ 尧 独忧之,举 舜 而敷治焉。” 赵岐 注:“敷,治也。《书》曰:‘ 禹 敷土。’是言治其土也。”一说为分治。 焦循 正义:“敷训布,布,散也。散亦分也。敷治即分治。 尧 不能一人独治,故使 舜 分治之。”《清史稿·乐志三》:“佐予敷治,俗美时雍。”
词语分解
- 敷的解释 敷 ū 布置,铺开,摆开:敷设。敷陈(铺陈,详细叙述)。敷衍(a.叙述并发挥,亦作“敷演”;b.做事不够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c.勉强维持)。 涂上,搽上:敷药。敷粉。 足够:入不敷出。
- 治的解释 治 ì 管理,处理:治理。治家。治丧。治标。治本。治国安邦。自治。统治(a.管理;b.分配)。 整理:治河。治水。 惩办:治罪。处(?)治。 医疗:治病。治疗。医治。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治蝗。治蚜虫
网络扩展解释
“敷治”一词的含义主要源于古代文献,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与来源
“敷治”指治理、分治,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中“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 赵岐注解认为“敷”即“治”,引用《尚书》“禹敷土”佐证,强调治理土地。
- 焦循《正义》提出“敷”通“布”(散布),引申为“分治”,即尧让舜分担治理任务。
二、字义分解
- 敷:含“散布、铺开”之意,如“敷陈”“敷设”;也可指“足够”。
- 治:指治理(如治国)、医治(如治病)、惩办(如治罪)等。
三、现代用法差异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敷治”解释为广泛推广治疗方法,此用法较少见于传统文献,可能是现代引申义。
建议:研究古文时宜以“治理/分治”为核心义项,引用《孟子》及注释为据;现代语境需结合具体文本判断词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敷治(fū zhì)一词解释:
敷治一词包含两个字,敷和治。敷的拆分部首为⺆(骨),笔画为9画;治的拆分部首为⺼(肉),笔画为8画。
敷治一词的来源:
敷治一词源于汉语,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它是由敷和治两个字组成,合在一起表示一种治疗、医治的行为或方法。
敷治一词的繁体写法:
敷治一词的繁体写法为「敷治」,与简体写法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敷治的写法与现代相似,没有明显的变化。
例句:
1. 医生建议你每天敷治伤口,帮助伤口更快恢复。
2. 通过敷治中药,可以加速身体恢复健康。
组词:
敷药、疗法、治疗、医治等。
近义词:
包扎、贴敷、涂抹等。
反义词:
放任、不治等。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