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书签的意思、书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书签的解释

(1) [bookmark]∶为标志阅读到什么地方而夹在书里的小片儿

用枫叶做的书签

(2) [a title label pasted on the cover of a Chinese-style thread-bound book]∶书皮上标有书名的纸或绢的条儿

详细解释

见“ 书籤 ”。


亦作“ 书签 ”。1.悬于卷轴一端或贴于封面的署有书名的竹、牙片,纸或绢条。 唐 杜甫 《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诗之二:“笔架霑窗雨,书籤映隙曛。” 清 唐孙华 《笔床》诗:“ 湘 竹离离欲作堆,书籤砚匣自追陪。”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然而第一叶及书签,却总得请书家一挥。”

(2).指代书籍。 唐 李商隐 《哭刘司户》诗之一:“酒瓮凝餘桂,书籤冷旧芸。” 清 黄景仁 《八月十四夜偕华峰放舟城东》诗:“忽闻 华峯 大呼至,排闥倾几翻书籤。” 黄质 《贵池坞渡湖北埕古松歌》:“书签画轴纷披久,凉阴謖謖风生肘。”

(3).夹在书里,作为阅读进度标记的小薄片。多用纸或*********等制成。 茅盾 《陀螺》三:“那册天天被五小姐捧进捧出的 日本 书的美术书签似乎老是停在原地位,不曾移动半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书签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均与标记阅读位置相关:

  1. 本义:标记阅读进度的实体工具

    指夹在书本中用于标示已阅读到哪一页的薄片状物品。传统书签材质多样,如纸质、竹木、金属、丝绸等,常带有装饰性图案或文字。其核心功能是帮助读者快速定位上次中止阅读的位置,避免重复翻阅。该释义源于古代阅读习惯的实物载体发展。

    来源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12450-5。

  2. 引申义:数字阅读中的虚拟标记

    随着技术发展,"书签"一词延伸至电子领域,特指浏览器或电子阅读软件中用于保存特定网页地址(URL)或电子书页数的功能。用户通过添加书签可快速访问常用网页或继续阅读电子内容,其作用等同于实体书签的数字替代品。

    来源参考:《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第三版),科学出版社,ISBN 978-7-03-064179-1。


补充说明

"书签"的实体形式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古代宫廷秘笈的"牙签"标识(象牙制签牌),后逐渐普及为大众阅读工具;其数字形式则伴随20世纪90年代网络浏览器的"收藏夹"功能而广泛使用。两重含义均围绕"中断-续读"的核心需求,体现了工具随载体演变的适应性。

文化参考:宋代书籍装帧研究(《中国印刷史》,张秀民著)。

网络扩展解释

“书签”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多种含义,以下是主要解释:

一、传统书签(纸质书籍)

  1. 定义
    用于标记书籍阅读进度的工具,通常夹在书页中,记录最后一次阅读的位置。

  2. 材质与形式

    • 材质:纸、布、皮革、金属、塑料等。
    • 设计:可能带有图案、文字、流苏等装饰,甚至包含名言或激励语。
  3. 功能扩展

    • 作为装饰品或文创产品。
    • 部分书签附带实用功能(如刻度尺、便签)。

二、电子书签(数字场景)

  1. 浏览器书签

    • 作用:保存网页链接,方便快速访问常用网站。
    • 管理功能:支持分类、标签、跨设备同步(如Chrome、Edge的“收藏夹”)。
  2. 其他数字场景

    • 电子阅读器:标记电子书的阅读进度。
    • 社交媒体:如Twitter、Instagram的“保存”功能,用于稍后查看内容。

三、隐喻用法


传统书签聚焦于实体书籍的进度标记与美学价值,而电子书签更侧重高效管理和跨平台使用。两者核心功能均为“记录位置”,但载体和扩展用途随技术发展产生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背靠背变换闭囚不关成金持摄楚吟打抽丰大资産阶级登御迭毁东京梦华录东垆端午索顿足搥胸方家红蜂啓分器福泽感光片宫櫂官般贵降国信使孤竹城海槎歡爱缋纯护套夾袍金钱蟹酒蠃空教牢利蜡珀利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龙堂巃嵸蛮垂末衡谋宪鸟爪怒潮鞶厉嘁哩喀喳人离乡贱宂赋润滋滋赛如桑蟃擅壑专丘霜篠四冥岁寒三友胎仙天磬体乾为久霞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