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方山冠的意思、方山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方山冠的解释

古冠名。 汉 代祭宗庙时乐舞人所戴之冠。 汉 蔡邕 《独断》卷下:“方山冠以五采縠为之。 汉 祀宗庙,《大予》、《八佾乐》、《五行》舞人服之。衣冠各从其行之色,如其方色而舞焉。”《后汉书·舆服志下》:“方山冠似进贤。”《资治通鉴·汉昭帝元平元年》:“王尝见大白犬,颈以下似人,冠方山冠而无尾,以问 龚遂 。” 胡三省 注:“方山冠以五采縠为之,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乐舞人服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方山冠”是汉代的一种礼仪冠饰,主要用于祭祀场合。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方山冠是汉代祭宗庙时乐舞人佩戴的礼帽,象征身份与礼仪规范。其名称由“方山”(象征权势的方形山形)与“冠”组合而成,多用于帝王侍从、乐师及参与祭祀的官吏。


二、形制与材质

  1. 结构特征
    据《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方山冠以五彩縠(有皱纹的丝织品)制成,尺寸为“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
  2. 外观类比
    《后汉书·舆服志》提到其形似“进贤冠”(汉代文官冠),但具体纹饰更强调祭祀属性。

三、使用场景与象征意义


四、文献记载


以上信息综合了汉代文献及后世考据,如需完整史料可查阅《后汉书·舆服志》《资治通鉴》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方山冠(fāng shān guān)这个词是指山峰的形状像帽子顶的样子。它的拆分部首是“方”和“山”,其中“方”代表正方形的形状,而“山”则代表山脉或山峰。根据汉字的构成规则,“方山冠”的笔画数为13画。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山水诗中,在诗人笔下山峰常常被形容为冠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这种形状特征用“方山冠”来表示。 在繁体字中,方山冠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因为历史和地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无论是在简体字还是繁体字中,方山冠的形状和意义保持不变。 以下是一个例句:“远望山峰,其中一座戴着方山冠,犹如皇冠一般矗立在天际。” 与方山冠相关的组词可以有“山冠”、“山峰”、“山脉”等。 近义词可能包括“山顶”、“山尖”等,它们也描述了山峰的高处。 目前我没有找到方山冠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