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金马署的意思、金马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金马署的解释

西汉 时国家藏书处名。借指集书省、翰林院等机构。《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属叨 金马署 ,又点 铜龙门 。” 李善 注:“叨 金马署 ,谓为秀才也。《<两都赋>序》曰:‘内设 金马 、 石渠 之署。’” 宋 沉遘 《七言送沉景休知常州》:“使君去从 金马署 ,颜朱髮漆意气横。” 明 唐顺之 《送张学士归蜀省亲》诗:“曳履暂违 金马署 ,承欢遥入 锦官城 。”参见“ 金马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金马署是汉代重要的宫廷官署名,专指西汉时期位于未央宫内的特定官署机构。其名称与职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主要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机构性质与职能

金马署是汉代掌管典籍文书、储备人才的宫廷机构,主要职能包括:

  1. 典藏图籍:收藏整理皇家文献档案,如诏令、奏章、典籍等(《三辅黄图·未央宫》)。
  2. 待诏贤士:为有才学的文士(如博士、待诏)提供暂居之所,等候皇帝召见或委任职务(《史记·滑稽列传》载东方朔“待诏金马门”)。
  3. 顾问议政:部分学者可参与政策讨论,提供学术咨询(《汉书·严助传》)。

二、名称由来与象征意义

“金马”之名源于署门前所立的铜马雕像,象征祥瑞与权威:


三、历史沿革与关联机构

金马署与汉代其他官署关系密切:

  1. 隶属关系:隶属于“少府”,为皇帝近侍机构的一部分(《汉书·百官公卿表》)。
  2. 与玉堂署并称:常与“玉堂署”(宫廷学术机构)并提,合称“金马玉堂”,代指学术殿堂或显贵之位(《汉书·扬雄传》)。
  3. 东汉演变:东汉时职能并入“兰台”(皇家图书馆),但“金马门”仍为文人荣誉象征(《后汉书·马融传》)。

四、文学影响与成语衍生

金马署在文学中成为重要意象:


权威参考文献

  1. 《三辅黄图》(汉代宫苑文献):载未央宫布局及金马门位置。
  2. 《史记·滑稽列传》:司马迁记东方朔待诏金马门事迹。
  3. 《汉书·百官公卿表》:详述少府属官体系。
  4. 《西都赋》(班固):文学化描述金马署象征意义。
  5. 《后汉书·马融传》:载东汉时期金马门职能变迁。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建议参考中华书局点校本或权威数据库如“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

网络扩展解释

“金马署”是古代文献中出现的专有名词,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历史背景及文学引用进行解析:

  1. 基本定义
    金马署是西汉时期的国家藏书机构,隶属于宫廷,主要负责典籍收藏与管理。后逐渐演变为对“集书省”“翰林院”等文化机构的代称。

  2. 名称来源与关联
    名称源自汉代长安宫内的“金马门”与“石渠阁”(两者均为西汉重要藏书、学术场所)。《两都赋》序提到“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可见其与皇家文化机构的紧密联系。

  3. 文学中的引用
    多见于诗文,用以象征文职官署或学术殿堂。例如:

    • 南朝陆厥《奉答内兄希叔》中“属叨金马署”,李善注解释为“谓为秀才也”,暗示与科举选拔相关;
    • 宋代沈遘、明代唐顺之的诗句亦用此词代指翰林院或文人任职之处。
  4. 历史演变
    汉代后,“金马署”逐渐脱离具体机构职能,成为文翰之职的代称,常见于对文人官职、学术场所的雅化表述。

如需进一步考证具体职能或历代沿革,可查阅《汉书·艺文志》或汉代官制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白物弊亏不晓事拆牌道字长名榜撤动此地无银三百两蹈厉之志碓桯放学飞伏奋舋共具官槽酣呼寒浞喝倒采贺节合一后半天黄鲤黄胖火夹击髀击打京片子经心惊战厩库拘陋君子之交淡若水科降客梦里监立仪荦硞敏决蓬门乾雪签治契骨乞寒胡弃垒青螺髻七破八补荣雕宂务鱬鰗鱼上面山回路转生巾史臣首尾相衞束锦涂路刓饰无慙务期相说熙来攘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