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伏膺的意思、伏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伏膺的解释

(1).服膺。伏,通“ 服 ”。谓倾心,钦慕。《晋书·孙绰传》:“沙门 支遁 试问 绰 :‘君何如 许 ( 许询 )?’答曰:‘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咏一吟, 许 将北面矣。’”《世说新语·品藻》作“服膺”。 宋 沉辽 《赠清道》诗:“当时二子最名盛,至今学者皆伏膺。”

(2).服膺。伏,通“ 服 ”。指信服;归心。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伏膺空有之説,博综兼忘之书。”《隋书·后妃传·炀帝萧皇后》:“荡嚣烦之俗虑,乃伏膺於经史。” 宋 王禹偁 《北狄来朝颂并序》:“苟非圣人生,至道著,又安肯伏膺稽顙而自至於天闕邪!”

(3).服膺。伏,通“ 服 ”。谓从学,师事。《魏书·儒林传·徐遵明》:“师事 张吾贵 , 吾贵 门徒甚盛, 遵明 伏膺数月,乃私谓其友人曰:‘ 张生 名高而义无检格,凡所讲説,不愜吾心,请更从师。’”《南史·刘瓛传》:“ 梁武帝 少时尝经伏膺,乃 天监 元年下詔为 瓛 立碑,諡曰 贞简先生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 唐 义山 、 香山 、 牧之 、 昌黎 ,同学 杜 者,今其诗集,都是别树一旗; 杜 所伏膺者, 庾 、 鲍 两家,而集中亦絶不相似。”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伏膺”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伏膺”由“伏”和“膺”组成:


二、详细解释

根据古籍和权威词典,其含义可分为三类:

  1. 倾心钦慕
    表示对某人或某思想的高度钦佩。
    例:《晋书·孙绰传》中,孙绰评价许询“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表达对其境界的仰慕。

  2. 信服归心
    指内心完全认同并遵从某种观点或学说。
    例:南朝沈约《内典序》提到“伏膺空有之说”,体现对佛法的信奉。

  3. 从学师事
    强调以学生身份追随老师学习。
    例:《魏书·儒林传》记载徐遵明“伏膺数月”后另择名师,反映求学态度。


三、使用场景


四、近义词与关联词


五、总结

“伏膺”既可用于表达情感上的钦佩,也可指思想或行为上的信服与追随。其核心在于“发自内心的认同”,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含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世说新语》等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伏膺的意思及拆分部首和笔画

伏膺是一个汉字词组,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伏字的部首是人,笔画数为6;膺字的部首是⺼(肉),笔画数为18。

伏膺的来源

伏膺的出处可追溯到《左传·昭公八年》这篇古文中。在文章中,伏膺是指膺懔怀德之人,意为坚守正道、怀揣德行之人。

伏膺的繁体字

伏膺的繁体字为「伏鷹」。

古时候伏膺的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法中,伏膺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但由于笔画数和部首没有变化,可以确定其意义没有改变。

伏膺的例句

1. 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伏膺正道的人。

2. 只有伏膺教诲的人才能真正成就伟业。

与伏膺相关的组词

伏膺忠诚、伏膺正道、伏膺怀德

伏膺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遵循、坚持、秉持

反义词:背离、违背、放弃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