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符厌的意思、符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符厌的解释

指道士巫师符咒厌胜的法术。《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废后王氏》:“后兄 守一 以后无子,常惧废立,导以符厌之事。”《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三年》:“ 灵助 庸人,假妖术以惑众,大兵一临,彼皆恃其符厌,岂肯戮力致死,与吾兵争胜负哉!” 胡三省 注:“谓 刘灵助 书为符敕以厌胜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符厌,又称"符压",是中国古代道教及民间信仰中的一种方术术语,指通过书写、佩戴或焚烧特定符咒来达到镇压、驱除邪祟或禳解灾厄的目的。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要点:

一、核心释义

  1. 符咒镇压

    "符"指道教符箓,即书写神秘图文符号的纸张或载体;"厌"通"压",意为压制、制服。合指通过符咒的力量镇压鬼祟、灾祸或不利因素。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9卷,第1143页"符厌"词条。

  2. 禳解之术

    属道教斋醮科仪中的禳灾手段,常用于驱疫、辟邪、镇宅等场景。如《赤松子章历》载以符厌"断瘟疫,除凶殃"。

    来源:《中华道教大辞典》(胡孚琛主编),"符箓"类目释义。

二、历史与典籍依据

  1. 六朝道教起源

    最早见于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以符厌煞鬼气,祛百病",反映早期道教对符咒法力的信仰。

    来源:道藏本《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版)卷五。

  2. 唐宋民间应用

    《太平广记》收录多则唐代故事,如用符厌"镇宅舍,免精怪侵扰",说明其世俗化传播。

    来源:《太平广记·方士部》卷七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三、与相关术语的辨析

四、文化遗存

现代民俗中,部分地区仍保留贴符厌宅的习俗,如端午贴"五毒符"驱虫避瘟,可视为符厌文化的延续。

来源:《中国民俗志》(县卷本)多卷田野调查记录。

网络扩展解释

“符厌”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解释
    由“符”和“厌”组成:“符”指符咒、法术标记,“厌”通“压”,即“厌胜”(压制邪祟)。合指通过符咒进行驱邪或祈福的法术行为。

  2. 引申比喻
    现代可引申为对陈旧观念、迷信行为或传统束缚的排斥,如:“他对这些封建符厌之术深感厌恶。”。


二、历史用例

  1. 法术实践
    古代文献中多指道士、巫师通过符咒实施的法术,如《旧唐书》记载唐玄宗时期,王皇后之兄曾用“符厌之事”试图巩固地位。

  2. 军事与政治
    《资治通鉴》提到刘灵助利用符厌之术蛊惑民众,但最终因缺乏实际战力而失败,反映古人对法术效力的矛盾态度。


三、权威辨析

别人正在浏览...

板职八音响备身卞田居冰糖壶卢比驯拨乱反正察典醇驷道冠钓罩动换饿狼凫臇钢结构鲑羞掴裂黑屋黑黝黝横刀揭斧贱称急乱京圻金经酒类寄言距关军礼诳谝林霭礼志龙薣没办法门到门运输梦见周公拈轻怕重凝乳溺尿盘歧判然不同蘠蘼孅犁轻金属轻生罄悬衾枕之乐鳅鱓取遣神神鬼鬼实证主义数黄道白脱简途途是道吴石无始无终吓呼相时而动虾蕈夕厉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