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father and elder brothers] 父亲与兄长。
兼仗父兄之烈。——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泛指家中长辈,或用作偏义复词,指兄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父亲与兄长。《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 晋 葛洪 《抱朴子·酒戒》:“辱人父兄,则子弟将推刃矣。” 宋 司马光 《<迂书>序》:“余生六龄而父兄教之书,虽诵之不能知其义。”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刘忠宣》:“士大夫家,子弟爱其父兄者,俟其身后,必求名儒大笔,铺张其行业,以誌於其墓。”
(2).指伯父、叔父和堂兄弟。《礼记·丧大记》:“父兄堂下北面。” 孔颖达 疏:“谓诸父诸兄不仕者,以其贱,故在堂下而向北,以东为上也。”《韩非子·八奸》:“何谓父兄?曰:侧室公子,人主之所亲爱也。” 陈奇猷 集释:“侧室公子乃指君之伯叔及兄弟。”
(3).古代国君对同姓臣属的称呼。《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 许 自为功乎?” 杜预 注:“父兄,同姓羣臣。”《史记·乐毅列传》:“不谋父兄,以为亚卿。”
(4).犹父老。《国语·晋语五》:“大夫非不能也,让父兄也。” 韦昭 注:“父兄,长老也。”《史记·项羽本纪》:“纵 江 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5).指兄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
父亲与兄长
指血缘关系中的直系长辈和平辈男性亲属。如《资治通鉴》中“兼仗父兄之烈”,强调家族传承中的父兄作用。
泛指家族长辈
可扩展为家族中所有男性长辈,如叔伯、堂兄等,体现宗法制社会对血缘关系的重视。
偏义复词,单指兄长
如《孔雀东南飞》中“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此处“父兄”实际侧重指兄长,反映古代文学中的修辞手法。
古代政治语境
周代国君对同姓臣属的称呼,如《论语》中提及的“父兄”代指宗族内有地位的长辈。
以上内容综合自《资治通鉴》《玉台新咏》等古籍用例,以及现代词典释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相关文献原文。
安徽罢弃裁缀残泐参头拆卖尘区持玩出恭春繁诞基打先锋灯人动问豆绿对空策仿古方技芳泽番木鼈凡俗公里关左寒贱鹤闱黄耳菌宦竖鹘城猿洞坚久叫窱击戾濈湿九虫黎首六案孔目麻豆腐媚娇谋策拿手拈花摘艳仿偟钱塘江樵苏后爨期服屈染膻臊声希味淡深尤诗体诗印收帑说豫殊尚土官物华乌面鹄形舞姿相阀咸盐信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