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的一种防御器械。木制者称“檑木”,石制者称“礌石”。战时从高处推下以打击敌人。《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郡有木浮图,高数百尺,因撤木为碾械。 金 人悉力为攻,木縋少选压敌,有糜溃者。”
碾械是古代战争中使用的防御器械,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一、基本定义 碾械指古代守城时从高处投掷的防御武器,分为两种材质:
二、战术应用 • 主要从城墙、山崖等高处推下 • 利用重力加速度打击攻城敌军 • 常见于宋代防御战例,如《续资治通鉴》记载的绍兴三十二年战役中,宋军曾拆毁木塔制作碾械抗击金兵
三、字义溯源 •碾(niǎn):原指轧碎谷物的石制工具,引申为碾压动作 •械(xiè):本义指器械,特指武器或刑具 二字组合突显其兼具机械装置与杀伤功能的特性
四、历史演变 早期多为临时制作,后发展为常备防御装置,在《武经总要》等兵书中均有类似器械记载。这种防御方式直到火器普及后才逐渐退出战场。
《碾械》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使用石碾或机械磨细某种物品。这个词用来形容使用碾磨器具对物品进行粉碎、研磨的过程。
《碾械》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其中“石”是左部首,表示与石头相关,而“戈”是右部首,表示与兵器相关。
根据这两个部首的组合,可以得到总计12个笔画。
《碾械》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繁体中,“碾”字是由“石”和“戔”两个部首组成的。相比之下,简体中将“戔”部简化为了“戈”部。
在古代汉语中,写作《碾械》的字形可能略有不同。具体而言,其中一个可能的写法是使用左侧的“石”部分,右侧则由类似于“卒”字的部分组成。
1. 他使用碾械将谷物研磨成面粉。
2. 民间传统中,用碾械将草药研磨成粉末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一些与《碾械》相关的词组:
- 碾磨:研磨的过程
- 碾子:用来碾磨食物或粉碎物品的工具
- 碾压:用重物压迫或压平
近义词:研磨、磨碎、捣碎
反义词:提炼、提纯、提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