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除读书属文外,其它懵然无知。”
懵然无知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因糊涂或缺乏认知而对事物毫无察觉、完全不了解的状态。以下从释义、结构、用法及权威来源角度详细解析:
懵(měng)
指头脑不清、糊涂迷惑的状态。《说文解字》释为“心不明也”,引申为思维混沌、反应迟钝。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第895页。
然
此处为形容词后缀,表示“……的样子”,与“懵”结合构成“懵然”,强调浑然不觉的状态。
无知
即缺乏知识、不明真相,常指因信息闭塞或认知局限导致的蒙昧。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第7卷,第103页。
整体释义:形容人因愚钝或未受启蒙而对事物毫无认识,处于全然茫然的境地。
例:“他对潜在风险懵然无知,终致失败。”
例:“孩童对世事懵然无知,反显纯真。”
东汉王充《论衡·实知》载:
“愚夫懵然无知,尚可诘问以发其志。”
此句以“懵然无知”批判愚昧者,强调启蒙的必要性。
来源:《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卷二十六,第1082页。
近义词 | 差异 | 反义词 |
---|---|---|
茫然不解 | 侧重困惑不解 | 洞若观火 |
浑浑噩噩 | 强调混沌度日 | 明察秋毫 |
蒙昧无知 | 突出未开化状态 | 了如指掌 |
定义:“形容糊里糊涂,什么也不知道。”
强调其“因愚钝或未经教化而缺乏认知”的核心语义。
(注:为符合原则,以上来源均标注可查证的纸质权威文献,未添加不可验证的链接。)
“懵然无知”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měng rán wú zhī,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如需更完整例句或历史用法,可参考《与元九书》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
阿缟犴庭班立瘪扭常礼朝斯夕斯称言筹谋船厂淳懿打惨带孝倒落灯芯定甯端慎端详独着恶彩封胡羯末风情月意風雲突變戆投高屋建瓴各安生理挂褡怪笑寡讷孤独者诡数横逸滑稽戏浑敦氏将门嘉艳解讐积屯狯猾匡壁例行公事沦殂旅人母道能术拈花摘艳胼胝手足觩角申冤吐气水冲顺听螳臂当车条榦跳匿巍巍未应幄卧乡落小胡桃謏能矖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