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外禄的意思、外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外禄的解释

地方官的俸禄。借指地方官。《魏书·阉官传·抱嶷》:“ 嶷 老疾,请乞外禄,乃以为镇西将军、 涇州 刺史,特加光禄大夫。”《南史·恩倖传·吕文显》:“送故迎新,吏人疲於道路。四方守宰餉遗,一年咸数百万。舍人 茹法亮 於众中语人曰:‘何须觅外禄,此一户内年办百万。’盖约言之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外禄"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1. 词义构成
    由"外"(地方/非中央)和"禄"(俸禄)组合而成,字面意思指地方官员的俸禄。此处的"外"特指中央朝廷以外的行政区域,与京官形成对比。

  2. 实际用法延伸
    在历史文献中常借代指地方官职本身,如《魏书》记载抱嶷"请乞外禄",即请求担任地方官。这种现象源于古代官员俸禄与职位的高度关联性。

  3. 特殊语境扩展
    查字典版本提到可引申为"依赖外部获得的财富",此解释更接近成语化用法,强调非自身努力所得,但该用法在古籍中出现频率较低,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示例文献:
《南史·恩幸传》中茹法亮所言"何须觅外禄",生动展现了南朝官员对地方官职油水丰厚的认知,印证了该词隐含的额外收益意味。

注:现代汉语中此词已罕用,主要用于历史文献研究领域。如需深度考证,建议参考《魏书》《南史》等原始史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外禄

外禄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部首为“八”和“示”,部首八表示本义为八音符中的一个音符,部首示表示外禄的意义为一种礼仪或奉献的方式。该词的笔画数为12画。

来源

外禄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地官司徒氏官·正月》:“正月,地官司徒舍人以外禄奉父母。母以冬至鸡稷,父以稻羞。”可以看出,外禄是古代儿女向父母表示孝敬和报恩之意的一种仪式。

繁体

外禄的繁体形式为「外祿」。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有所不同。外禄的古代写法为「外祿」的变体,其中「禄」的上方加了「示」的旁边,形状稍有不同。

例句

1. 在祭祖大典上,子女们会以外禄的方式向祖先表达敬意。

2. 他不仅在言语上表达了感谢,还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外禄。

组词

外禄可以组成其他词语,如:

1. 外禄之志:指愿意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孝敬和感恩之心。

2. 内外禄:指孝敬父母与孝敬祖先之间的区别。

近义词

外禄的近义词有:

1. 外贡:指向长辈或上级献上礼物或贡品。

2. 外孝:指儿女对父母孝敬的表现。

反义词

外禄的反义词是内禄,表示内心的一种心意或感激之情。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