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名。《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 独锦蛮 亦 乌蛮 种,在 秦藏川 南。”
“独锦蛮”是中国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名称,其具体含义和背景可归纳如下:
基本定义
独锦蛮是唐代文献中记载的西南少数民族之一,属于“乌蛮”的分支族群。其名称中的“蛮”是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独锦”可能是该部落的专有名称或地域标识。
地理位置
根据《新唐书·南蛮传》记载,独锦蛮主要分布在“秦藏川南”(今云南境内),这一区域属于唐代南诏政权管辖范围。
族群关系
作为“乌蛮”的一支,独锦蛮与同时期的其他乌蛮部落(如六诏)存在文化或血缘联系。乌蛮在唐代多指云南、四川一带的少数民族,与“白蛮”共同构成南诏的主体族群。
历史记载特点
关于独锦蛮的记载较为简略,仅能从《新唐书》等史书片段中了解其存在,具体社会结构、习俗等细节尚未发现详细描述。这可能与其规模较小或史料散佚有关。
独锦蛮是唐代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分支,其名称反映了古代中原王朝对边疆族群的分类方式。若需进一步研究,可查阅《新唐书》《蛮书》等原始文献,或关注云南地区唐代考古发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