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公报的意思、公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公报的解释

[official report;bulletin] 简明或提炼的公告或通知,其内容多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并由权威部门所发布

新闻公报

详细解释

(1).国家、政府、政党、团体或其领导人所发表的关于重大事件或会议经过和决议等的正式报道。也有以会议的名义发表的公报。

(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政党、团体的代表在会谈中或会谈后共同发表的关于会谈进展、经过、或就某些问题达成协议的正式文件,称为“公报”、“联合公报”或“新闻公报”。有时其中包含有关于会谈国家间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具有条约的性质。

(3).由一国政府编印的专门登载法律、法令、决议、命令、条约、协定或其他官方文件的刊物。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公报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或国际组织公开发布重大事件、重要决定或会议成果的正式公文,具有权威性和公开性。以下从定义、特点、用途、类型及结构等方面详细解释:

一、定义

公报是由国家、政府、政党、团体或其领导人发布的正式文件,用于通报国内外重大事件、会议决议、外交成果或统计数据等。例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公报》或《中俄联合公报》均属此类。

二、核心特点

  1. 权威性:由高级别机关发布(如党中央、国务院),内容涉及重大决策或事件。
  2. 公开性:面向社会广泛传播,无特定主送对象,常通过新闻媒体发布。
  3. 新闻性:内容时效性强,如科研成果公布、经济数据发布等。
  4. 客观性:基于事实陈述,避免主观评价。

三、主要用途

  1. 通报重要会议成果:如党的全会公报,传达会议精神与决议。
  2. 发布重大事件:如自然灾害通报、科技突破等。
  3. 外交事务声明:记录国际会谈成果,如联合公报。
  4. 公开统计数据:如国民经济统计公报。
  5. 科研成果公示:推动学术交流与科技进步。

四、常见类型

  1. 会议公报:如《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
  2. 联合公报:记录多国达成的协议,如《中美联合公报》。
  3. 新闻公报: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重大事件。
  4. 统计公报:如《中国人口普查公报》。

五、结构与写作

公报通常包含三部分:

  1. 标题:直接标明“公报”或“联合公报”,或结合会议名称(如《XX会议公报》)。
  2. 正文:分条陈述事件经过、决议内容或数据结果,语言简洁客观。
  3. 尾部:署发布机关名称及成文日期。

示例:
《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标题下,正文分“经济总量”“人口数据”“对外贸易”等板块,结尾标注“国家统计局,2024年2月28日”。

如需进一步了解公报的具体案例或写作规范,可参考政府官网或权威公文写作指南。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公报》的意思

《公报》是一种由政府或组织发行的正式文件,用于向公众发布消息、通知、声明、报告等。它是政府与民众、组织与社会之间传递信息、沟通联系的重要媒介。

《公报》的部首和笔画数

《公报》的部首是“八”字旁,它的本字是“共”,由“八”字和“八”字相叠构成。

《公报》的总笔画数为19画。

《公报》的来源

《公报》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最早用于明清时期的官方公告或发表重要决策的宣言。

《公报》的繁体写法

《公报》的繁体写法是「公報」,在一些繁体字书写的地区仍在使用。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今天相比有所不同,但《公报》一词中的“公”字和“报”字的基本形态并未大变。文献记载中,明代《辞源》将“公”字写作“㝠”,清代《字海》将“公”字写作“攻”、将“报”字写作“報”。这些是古时候汉字写法中的变体。

《公报》的例句

1. 政府周三发表了一份重要的《公报》,向公众宣布了新的税收政策。

2. 市民可以通过查阅政府的《公报》了解最新的城市规划。

《公报》的组词

1. 公告:用于向公众宣布、通知事项的文件。

2. 报告:对某一事件、事物发展情况等进行详细陈述的正式文件。

3. 公示:公开展示、告知特定信息。

《公报》的近义词

1. 通知:用于向特定对象传达信息、消息的正式文件。

2. 告示:贴在公共场所用来公开通知、宣布事项的文字或图文文件。

《公报》的反义词

1. 隐秘:指不公开、不为众人所知的。

2. 保密:指对特定信息进行严格限制并阻止泄露。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