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省陌的意思、省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省陌的解释

古时钱币,以百数为一百者谓之足陌,不足百数作为一百者谓之“省陌”。陌,借作“百”。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用钱之法,自 五代 以来以七十七为百,谓之省陌。”《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三年》:“旧钱出入,皆以八十为陌, 章 ( 王章 )始令入者八十,出者七十七,谓之省陌。” 胡三省 注:“ 唐 皇甫鎛 为垫钱法,至 昭宗 时乃定八十为陌。”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 唐 末以八十为陌, 汉隐帝 时, 王章 又减三钱,始有省陌之名。”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省陌”是中国古代货币流通中的一种特殊计算方式,具体含义及背景如下:

  1. 基本定义
    指钱币实际数量不足一百文,但仍按一百文使用。与之相对的是“足陌”(实际足额一百文)。例如,宋代以77文当100文使用,称为“省陌”。

  2. 历史背景

    • 起源于五代时期,欧阳修《归田录》记载:“用钱之法,自五代以来以七十七为百,谓之省陌。”
    • 后汉隐帝时期进一步规范:收入按80文计为100文(即“入者八十”),支出按77文计为100文(即“出者七十七”),形成官方标准。
  3. 别称与关联概念
    省陌亦被称为“省钱”,而“陌”本身是“百”的借字。唐代曾以80文为陌(称“短陌”),五代后比例进一步降低。

  4. 实际应用举例
    若一笔交易标价“省陌百文”,实际支付仅需77文(以五代标准),这种制度缓解了铜钱短缺问题,但也导致民间经济计算复杂化。

省陌是古代为解决货币不足而推行的变通政策,通过官方规定不足额钱币的等价功能,维持经济流通,反映了古代货币制度的灵活性。

网络扩展解释二

《省陌》这个词的意思

《省陌》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节省资源、减少浪费”。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省”意为节省、减少,而“陌”指浪费、挥霍。

拆分部首和笔画

《省陌》的部首是“⺲”(疒),它位于汉字的左侧。而它的总共包含9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省陌》是一词新造的词语,没有明确的来源。同时,它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省墨」。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省陌》曾有不同的写法。其中一个常见的写法是「秔陌」,其中的“秔”意为极少量,引申为稀少、节省。

例句

1. 他习惯于生活简单而节俭,总是努力做到《省陌》。

2. 这家公司通过优化流程,成功实现了《省陌》,大大提高了效益。

组词

与《省陌》相关的组词有:节约、节流、简化、减少、精简等。

近义词

与《省陌》近义的词语有:节俭、勤俭、节约、节流等。

反义词

与《省陌》反义的词语有:挥霍、浪费、奢侈、铺张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