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附辞会义的意思、附辞会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附辞会义的解释

谓使文辞前后联贯,使各段含意合于全篇主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是以附辞会义,务总纲领驱万涂於同归,贞百虑於一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附辞会义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成语,主要从古典文论角度阐释文学创作中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其释义可分层解析如下:


一、字义解析

  1. 附辞

    指修饰文辞、锤炼语言形式。“附”有依附、修饰之意,“辞”即文辞表达。强调通过精炼的文字技巧传达思想,如《文心雕龙》所言“锤字坚而难移”的语言锤炼过程。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9卷“附”字条。

  2. 会义

    “会”意为领会、融合,“义”指思想主旨或深层内涵。要求创作者在形式表达中渗透对主题的深刻把握,实现“义生文外”的含蓄境界。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3年,第628页“会”字条。


二、整体释义

该成语强调文学创作需兼顾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三、古典文论中的运用

在刘勰《文心雕龙·附会》中,该词被系统阐释为创作方法论:

“附辞会义,务总纲领,驱万涂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

意指整合文辞与思想时需抓住核心纲领,使繁杂内容归于统一主旨。此理论深刻影响了后世“文质彬彬”(《论语》)的审美观。

来源:刘勰《文心雕龙译注》,周振甫注,中华书局,1986年,第458页。


四、现代引申与用例

当代语境中,“附辞会义”可扩展至跨领域表达艺术: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
  2. 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译注》,中华书局
  3. 章学诚《文史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
  4.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
  5. 《中国文学批评术语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附辞会义”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于文学创作或文章结构的讨论中,强调文辞与主题的统一性和连贯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出处与背景

构成解析

  1. 附辞:指将文辞依附于内容,注重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2. 会义:指整合各段落的含义,确保全篇主旨统一。

应用场景

扩展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文心雕龙》中的相关理论,中的详细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禀议髌脚闭纵钞选撑腰充裕储积诞誉跌折狄山杜甫对称逢场作乐干橹工薪族鬼胎贵尊号嘶合成弘宥猴姜化蛇画摊魂庭加持贱鬻羁单几簟禁邪吉祥如意痀偻孔庙联城廉劲立品漭卤庙市内过蓬户瓮牖平皋蒲蠃浅知峭涩气运三日成魄翣翣眼笙舞双眸丝网天体腽肭兽未偶畏怯杌樗相背翔华相驱祆神先胜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