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讨究检核。《隋书·王劭传》:“时 祖孝徵 、 魏收 、 阳休之 等尝论古事,有所遗忘,讨閲不能得,因呼 劭 问之。” 唐 韦表微 《翰林学士院新楼记》:“积其典坟,藏於扃钥,因讨閲之际,资登眺之娱。”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五:“僕性喜讨论,考合同异,每闻一事隐而未见,或可见而事不同,如瓦砾之在怀,必欲讨閲归於一説而后已。”
“讨閲”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隋书》《侯鲭录》等文献原文。
「讨閲」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汉字词语,含义是逐一核订、查阅、清查。它的读音为tǎo yuè。这个词由「讨」和「閲」两个字组成。
「讨閲」的首字「讨」的部首是「言」,它由9画组成;尾字「閲」的部首是「門」,它由8画组成。
「讨閲」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左传·僖公三十年》,用于描述官员对文书、文件的仔细查阅核对。在古代,官吏在主持议事、宣传政令、审查文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讨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繁体「討閱」是「讨閲」的另一种写法,意义完全相同。
根据古代汉字的演变和发展,「讨閲」在古代写作「討閲」或「討阅」,其字形稍有不同,但依然保留了词义的基本特征。
1. 我们需要对这批货物进行讨閲,确保没有任何问题。
2. 他花了几个小时来讨閲合同,以确保不会出现遗漏。
讨閲部门、讨閲工作、讨閲任务、讨閲记录、讨閲文献等。
查阅、核查、清查、考证。
随便、草率、疏忽。
安胜案致白色油百纵千随绑劫北邙别具匠心陛列宾荐弼疑才性澄緑尘面酬论初辉出王爨下薪丁香饭粒改絃易辙鬼面城号天扣地戛羹金鼎客襟屏九达旧垒捐躯捐身卷首矿直燎鑪林表迈上毛薛弭乱旼旼内备内寄生陪斩樵柯穷渴泉布先生任随如履平地商籍擅兴少条失教矢锋饰翫水南漱玉通辩挽辞亡敝亡其乡慕萧淡小序西华葛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