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汾水 之北地区。 春秋 时属 晋 。《国语·晋语二》:“中大夫 里克 与吾矣,吾命之以 汾阳 之田百万。”
(2).犹 汾 射 。《晋成帝哀册》:“韵隆 汾阳 ,道侔垂拱。”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黄屋实不殊於 汾阳 即事也。” 南朝 陈 徐陵 《丹阳上庸路碑》:“屈至道於 汾阳 ,劳疑神於 藐射 。”
“汾阳”一词的含义可从地理、历史、文化三个维度综合解析:
地理概念 指汾水北岸地区,因古代以“水北为阳”得名(如《国语·晋语二》提及“汾阳之田”)。现为山西省县级市,位于吕梁山东麓,属温带季风气候,坐标东经111°26'-112°00',北纬37°08'-37°29'。
历史沿革
文化意象 部分文献中衍生出“谦虚”的引申义,如《查字典》所述傅玄典故,但此说法未见于高权威史料,可能为民间文学演绎。
需注意:作为现代行政区划时,特指山西省汾阳市;引用古籍时需结合具体语境,避免混淆原始地理概念与衍生文化意象。
摆架子膘息侧翼瞠然齿角出镜词説凑近打工妹涷雨顿遟坊局讣音感传膏灯鬼婆婆过涉海腴豪毛黄河清胡猜恚忿秽芜江壖兼毫交辔桀贪骜诈旧家子句婴钧材尻驾廉静炼石补天龙甲龙阵风罗略罗圈揖迈迈明荡荡闹咳咳朴廉浅闇潜搆騝騝秦庭之哭三霭上种生可擦十围石脂水松柏之客叹绝淘沙取金天火提交武昌官柳物换星移吴魁向背筱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