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densely covered] 充满;稠密分布;遮蔽整个表面
密布旷野的蝗虫
像筋络一样密布在山坡上的羊肠小道
(1).谓于私下或暗中向人表白、展露。《南齐书·垣崇祖传》:“初, 崇祖 遇 太祖 於 淮阴 , 太祖 以其武勇,善待之。 崇祖 谓 皇甫肃 曰:‘此真吾君也,吾今逢主矣,所谓千载一时。’遂密布诚节。”
(2).秘密散播。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郭希颜论庙制》:“至三十九年,则 郭 已罢官久,居家无聊,恨首揆 分宜公 ,乃其乡人不为援,密布流言於京师,云:‘ 嵩 欲害 裕王 为 景王 地,而身钓奇以取大功。’”
(3).稠密地排列、分布。《古今小说·张古老种瓜娶文女》:“ 董双成 掌管贮雪琉璃净瓶,瓶内盛着数片雪;每遇彤云密布, 姑射真人 用黄金箸敲出一片雪来,下一尺瑞雪。” 清 程趾祥 《此中人语·曾睹瑶池仙客》:“足下祥云密布,瑞气直衝。” 秦牧 《花城·在仙人掌丛生的地方》:“这岛屿的海滩上,就是仙人掌密布的所在。”
“密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详细解释:
“密布”指稠密分布或充满某个空间,常用于形容事物密集覆盖的状态。例如“乌云密布”“繁星密布”。其核心含义包含两点:
如需进一步了解词源或例句,可参考《汉典》《辞海》等工具书。
密布是一个动词,意思是明显地分布或遍布。它形容某物分布得很密集或非常普遍。
密布的部首是宀 (mián), 它的笔画数是 9。
密布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它是由“密”和“布”两个字组成。其中,“密”表示密集、稠密,“布”表示分布、散布。
密布的繁体字是「冪佈」。
在古时候,汉字“密”写作“冖目尸”,字形中间多了一个“目”字作为部分。而“布”则保持不变。
1. 五颜六色的花朵在花坛里密布,美丽得令人目眩神迷。
2. 这座城市的高楼大厦密布,构成了宏伟的城市景观。
3. 战争期间,炮火密布的地区成为危险的战场。
1. 密集:形容事物之间距离很近,分布密集。
2. 密密麻麻:形容事物之间非常密集或复杂。
3. 密林:指生长茂密的森林。
1. 遍布:表示某物分布范围广泛,到处都有。
2. 充斥:表示一种事物充满或占据了某个地方。
稀疏:表示事物之间分散或分布得稀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