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休息。《诗·曹风·蜉蝣》:“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郑玄 注:“息,止也。” 马王堆 汉 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谓齐王章》:“周而勿舍,亦利;归息士民而復之使如 中山 ,亦利。”《汉书·韦玄成传》:“羣生百神,有所归息。”
(2).止息。《初刻拍案惊奇》卷十:“ 金朝奉 又取二两银子,送了 张 李 二生央他出名归息。二生就讨过笔砚,写了息词。”
“归息”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古代文献和现代用法中综合理解:
现代语境中多用于文学或正式表达,例如:“氤氲的水汽迷漫……最终归息于尘土”,比喻情感或生命的终结。
与“息息相通”“保境息民”等成语相关,均含“止”“安”之意。
如需进一步查阅古籍原文或更多例句,可参考《诗经》《汉书》等文献,或浏览查字典、恒修居等来源。
归息(guī xī),是一个成语,意指回到平静、安详的状态,即归于安定、舒适,可以解放心灵、放松身心。
归息是由两个部首组成的,分别是「彳」和「心」。在繁体字中,「彳」部的写法为「彐」。
归息的总笔画为10画,其中「彳」部的笔画为3画,「心」部的笔画为7画。
归息最早见于《后汉书·田德传》,意为回归宁静、安和。
在繁体字中,归息的写法为「歸息」。
古时候,归字的写法为「帰」,息字的写法为「休」。合并成归息后,整体形状类似于「回」字的稍简化形式。
1. 终于度过了一天的繁忙,我心满意足地归息在自己的舒适沙发上。
2. 陪着家人散步在乡间小道上,感受大自然的美丽让我心情归息。
归宿、归途、归来、归真
安心、宁静、平和、安逸
烦躁、不安、紧张、忙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