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人心的意思、人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人心的解释

(1) [the will of the people]∶指人的感情、愿望等

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2) [conscience]∶良心

详细解释

(1).人的心地。《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説、距詖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 宋 梅尧臣 《送怀倅李太傅》诗:“朝骑快马暮可到,风物人心皆故乡。” 清 姚鼐 《仪郑堂记》:“自 郑 王 异术,而风俗人心之厚簿以分。”

(2).特指善良的心地、良心。如:这个没有人心的家伙。

(3).指人们的意愿、感情等。《易·咸》:“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人心有所去取,去取谓之好恶。”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所谓人心者,喜怒哀乐之已发者也。”《红楼梦》第九十回:“这么看起来,人心天意,他们两个竟是天配的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人心(rén xīn)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人的本性与情感

    指人类共有的情感、意志或本性。如《孟子·告子上》所言:“仁,人心也;义,人路也”,此处“人心”即与道德本性相关联。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1卷,第1021页。

  2. 群体的意愿与倾向

    泛指民众的集体意志、社会共识或情感导向。例如“人心所向”形容大众的共同愿望,“安抚人心”指稳定民众情绪。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095页。

二、引申与文化内涵

  1. 道德与伦理指向

    在儒家语境中,“人心”常与“道心”对照,如《尚书·大禹谟》提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强调人性需以道德约束。

    来源:《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中华书局,2013年)第374页。

  2. 社会心理与时代精神

    如“人心浮动”反映社会不安定心态,“得人心”指符合公众期待,体现词汇的社会性特征。

    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26页。

三、哲学与历史维度

  1. 心性论的核心概念

    宋明理学将“人心”视为感性欲望(如朱熹《朱子语类》:“人心者,人欲也”),需通过修养升华至“道心”的理性境界。

    来源:《中国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412页。


综合定义:

“人心”既指个体情感与本性,亦涵盖群体心理动向,兼具伦理学、社会学及哲学意涵。其理解需结合具体语境,从微观情感至宏观社会意识均有所体现。

网络扩展解释

“人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多个维度综合解析:

1.基本释义

2.深层内涵

3.动态特性

4.文化典故与用法

5.应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探究文化背景或哲学讨论,可参考《易·咸》《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榜格搬石砸脚柸珓备伍虫鱼绌塞辞竈大行政区的一确二地球椭球斗煎斗宿多昬泛梗分让富士山刚镞格致功盖天地公教人员过房子黑窄江干鵁鶄积惨截留几几乎金兽符就枕寄鲊陖陗靠得住来苏劳苦功高陋庸昧明民家磨嘴南飔旁入蓬莱宫披析请福轻言细语穷富极贵认奴作郞日来萨齐玛僧裘盛气凌人省谕石硫黄尸图收过手尾陶陶兀兀文学社五奴小编谢公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