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机床上(或手工)用铰刀在预先钻过或镗过的孔内切去较薄的金属层,从而提高孔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的加工方法。是圆柱孔或锥孔的精加工方法之一。
铰孔是一种机械加工工艺,指使用铰刀对工件上已预先钻出、铸出或锻出的孔进行精加工的操作。其核心目的是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如圆度、圆柱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使其达到图纸要求的技术指标。以下是详细解释:
工艺目的与本质
铰孔属于孔的精加工工序,通常在钻孔、扩孔或镗孔之后进行。它利用铰刀的多刃切削特性,从孔壁上切除极薄的金属层(通常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主要作用是修正孔的几何误差(如椭圆度、锥度)并显著改善孔壁的表面质量(降低粗糙度值Ra),而非大幅度改变孔径大小。其本质是精密修整和光整加工。
关键工具:铰刀
铰刀是执行铰孔操作的专用刀具,通常由工作部分(切削部分和校准部分)、颈部和柄部组成。根据结构可分为:
精度与表面质量特点
铰孔能获得较高的尺寸精度(通常可达IT7~IT9级)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Ra值可达1.6~0.4μm)。其精度优势源于铰刀校准部分的导向和挤压修光作用,以及较小的加工余量和切削参数(低转速、小进给量)。这是钻孔和扩孔难以达到的精度水平。
工艺原理
铰孔时,铰刀在旋转(或工件旋转)的同时沿轴向进给。切削刃切除微量金属,而校准刃则对孔壁进行挤压和刮研,起到精整和校准作用。合适的切削液(如乳化液、极压切削油)对于润滑、冷却、排屑和获得良好表面质量至关重要。
应用与重要性
铰孔广泛应用于需要精密配合的孔加工中,例如:
参考来源:
铰孔是机械加工中的一种精加工工艺,主要通过铰刀对已预加工的孔进行微量切削,以提高其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铰孔指用铰刀从工件孔壁上切除微量金属层,以修正孔的几何形状(如圆柱度、圆度)并降低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此工艺常用于圆柱孔或锥孔的最后精加工阶段,能显著提升孔的配合精度。
铰刀组成:以整体式圆柱铰刀为例,包含:
加工特点:铰削量较小(通常为0.05-0.5mm),转速较低,属于微量切削的精加工范畴。
工艺 | 加工余量 | 精度等级 | 表面粗糙度 |
---|---|---|---|
钻孔 | 大 | IT13-IT11 | Ra≥12.5μm |
镗孔 | 中等 | IT8-IT7 | Ra3.2-6.3μm |
铰孔 | 小 | IT7-IT6 | Ra≤1.6μm |
注:表格数据综合自。
如需进一步了解铰刀材质或切削参数,可参考机械加工手册中的铰削工艺章节。
保福别来不麛不卵嘈嘈草台襜蔽炒咬词狱匆猝存録待物冬日夏云都辖斐然风口浮头儿该拨亘古通今棺材瓤子含颦黄耄黄阙环缭俭素贾肆跼跼空腔賫子老奶奶乐土林道人六等漏失卖金鬘华模表男相劈空乔人清会穷櫩权发遣热忽辣荣秩柔茹软缠身灵身欠试雨手到拿来授业睡卧不宁痌瘝在抱外荒外繇外资无有衔胆栖冰洗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