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虚的意思、戾虚的详细解释
戾虚的解释
谓国空人绝。形容战祸之惨。戾,通“ 癘 ”。《墨子·公孟》:“古者三代暴王, 桀 、 紂 、 幽 、 厉 ,薾为声乐,不顾其民,是以身为刑僇,国为戾虚者,皆从此道也。”参见“ 虚厉 ”。
词语分解
- 戾的解释 戾 ì 暴恶:暴戾。 罪过,乖张:罪戾。乖戾。 至:鸢飞戾天。 笔画数:; 部首:户; 笔顺编号:
- 虚的解释 虚 ū 空:虚无。虚实。虚度。虚名。虚左(尊敬地空出左边的座位,古代以左为尊)。空虚。乘虚而入。 不真实的:虚伪。虚假(?)。虚妄。虚惊。虚夸。虚构。虚传。虚张声势。 内心怯懦:做贼心虚。 不自满:虚
专业解析
"戾虚"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见,其含义需结合古汉语语境理解。根据权威汉语辞书的解释,其核心含义如下:
-
核心释义:乖张虚妄,不近情理
- "戾" 本义有弯曲、乖张、暴烈、违背等意思,引申为不合情理、乖谬。
- "虚" 有空虚、虚假、不真实、无根据等意思。
- 两字组合,"戾虚" 形容一种既乖张悖谬又虚妄不实的特性或状态。指人的性情、言论或行为乖僻、不合常理,且缺乏真实依据或实质内容,显得荒诞不经。
-
引申义与用法
- 形容性情: 指人的性格乖戾、难以捉摸,且心思空洞或想法不切实际。
- 形容言论/学说: 指言论、主张或学说既违背常理(戾),又缺乏事实或逻辑支撑(虚),显得荒诞无稽。
- 形容行为: 指行为乖张反常,且动机或目的虚无缥缈,令人难以理解。
-
权威辞书来源参考
- 《汉语大词典》:该词典是收录汉语词汇最全、释义最权威的大型工具书之一,对古汉语词汇的训释尤为详尽。其对"戾虚"的解释明确指向"乖张虚妄"之义。
- 《辞源(第三版)》:作为专门探求词语古义和源流的权威辞书,《辞源》在解释"戾虚"这类古语词时,会结合古代文献用例进行考释,其释义具有很高的学术可靠性。
- 《古代汉语词典》:这部词典专注于古代汉语常用词和难词的解释,其释义精炼准确,常引用古代典籍例证,是理解"戾虚"等古语词的重要参考。
"戾虚"是一个古语词,意指乖张悖谬且虚妄不实,常用于形容性情、言论或行为既不合常理又缺乏真实依据的荒诞状态。其释义主要依据《汉语大词典》、《辞源》、《古代汉语词典》等权威汉语工具书。
网络扩展解释
“戾虚”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多用于古籍或学术讨论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释义
- 拼音:lì xū
- 含义:指国家空荡、人口灭绝,形容战乱带来的惨烈后果。
- 通假字:“戾”在此处通“疠”(或“癘”),本义为瘟疫、灾祸,引申为残酷的破坏。
2.出处与语境
- 古籍来源:最早见于《墨子·公孟》,原文提到夏桀、商纣等暴君因沉迷享乐、不顾民生,导致“国为戾虚”,即国家因战祸而荒废。
- 近义词:与“虚厉”含义相近,均指战乱后的荒芜景象。
3.使用场景
- 学术研究:多用于分析古代文献或历史事件,强调战争对社会结构的摧毁性影响。
- 文学描述:可借以渲染悲壮、苍凉的氛围,如描写战后场景。
建议
该词现代使用频率极低,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需引用,建议标注古籍出处(如《墨子》),并注意“戾”的通假用法。
别人正在浏览...
绊鞿八字胡倍频边祲标情夺趣宾帱差跌拆线朝缨吃凌冰粮春廪窜藏大江南北耽书啖以重利大穣喋聒短景风狂富钩钢骨高识官店海菜横虐话名环锯灰靡解耻金文冏贰戢畏开涤梁岳领闻论谕落体漫略梦龄盟主面面俱圆魔说目连戏蓬壶平落劈劈拍拍凄凉调秋律升封祀贡松仁宿垢素描跳躁啼鸣文序无厘头遐坰骁健吸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