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泛溢”。1.漫溢;泛滥。《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秋,大霖雨, 汉水 汎溢。”《宋书·孝武帝纪》:“雨水猥降,街衢泛溢。” 前蜀 杜光庭 《程德柔醮水府修堰词》:“自汎溢以来,累有摧坏。” 宋 苏辙 《筠州祈雨青辞》:“去夏大水汎溢城邑,继以秋旱,民食不足。” 清 唐孙华 《连雨》诗:“吾乡本沮洳,百川愁汎溢。” 王西彦 《鱼鬼》:“洪水来了,从溪岸泛溢出白流,远远望去,好像是无数道瀑布的倾泻。”
(2).水广大无际貌。 汉 扬雄 《反离骚》:“驰 江 潭之汎溢兮,将折衷虖 重华 。”
(3).多而滥;空泛不切实。《群书治要》卷四八引 三国 魏 桓范 《世要论·序作》:“世俗之人,不解作体,而务汎溢之言,不存有益之义。” 王闿运 《湘绮楼论文》:“诗则有家数,易摸拟,其难亦在於变化……成家之后,亦防其泛溢。”
(4).犹洋溢。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李子牟》:“清音激越,遐韵泛溢,五音六律,所不能偕。” 郑振铎 《蝴蝶的文学》一:“在这个时候,我们似乎感得全个宇宙都耀着微笑,都泛溢着快乐。”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八章:“一种忘怀一切、天真、甜美的表情在 骆刚夫 底脸上泛溢着。”
泛溢(fàn yì)是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水势漫溢、扩散超出正常范围,后引申为事物过度充斥或不受控扩散的现象。依据权威汉语工具书释义及语用分析,具体阐释如下:
指洪水或液体越过边界,向四周蔓延。
例证:
“连日暴雨致河水泛溢,淹没农田。”
此义项强调物理层面的失控扩散,常见于水文、灾害描述。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368页。
抽象事物的过度蔓延
指情绪、言论、信息等无形事物不受控扩散。
例证:
“网络谣言泛溢,引发社会恐慌。”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6卷,第141页。
冗余或超量存在
形容事物过量充斥,超出合理范围。
例证:
“市场上同质化产品泛溢,缺乏创新。”
来源:《当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382页。
“泛溢”侧重扩散过程(如水流漫出堤岸),而“泛滥”更强调后果的失控性(如洪水成灾)。现代汉语中二者常通用,但“泛溢”书面语色彩更浓。
来源: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38页。
《汉书·沟洫志》载:
“河水泛溢,害民尤甚。”
此例印证其本义早见于汉代文献,用于描述黄河水患。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1962年,第1695页。
因在线词典资源暂缺有效链接,本文释义严格依据权威纸质辞书及古籍文献,标注来源书目版本信息以确保学术可信度。建议读者通过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进一步查证《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原始内容。
“泛溢”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语境具体分析。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后的详细解释:
洪水泛滥
指水流漫过堤岸或自然界限,造成灾害。
例句:
水势浩大无际
形容水域广阔无边。
例句:汉扬雄《反离骚》:“驰江潭之泛溢兮,将折衷虖重华。”
内容空泛、不切实际
多用于批评言论或文字缺乏实质。
例句:王闿运《湘绮楼论文》:“成家之后,亦防其泛溢。”
情感洋溢
指情绪、氛围等充沛流露。
例句:“会场中泛溢着欢乐的气氛。”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处,可参考、等来源。
报恩本支便桥吃透叱吸踹看传癖大学堂典地断缣尺楮恩断义绝放青返乡团逢七丰实赴诉高絃鬼奴顾直旱云候诊回声呼牛呼马互溶鉴衷家爷讦激金屑酒旧臣狼当龙赵乱乎鸾旂落帽雒诵满世间情伤穷亲秋迁劝来让酒褥草如泣如诉山灯审度审稿慑慑水産殊睠嘶丑俗众讨口牙桃枭特级填红绨椠驮运污染像模象样显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