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封押的意思、封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封押的解释

缄封签押。《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任道元 听见走将起来,点起灯烛,写好了,封押停当,依然睡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封押是汉语复合动词,指通过密封并加盖印章的方式对物品或文书进行标记和保存的行为。该词由两个单字构成,需结合字义分解与历史用例综合理解。

一、基本释义

"封押"指用封条、印章等封闭物件,并施加标记以示监管或保密。常见于古代公文传递、财物封存等场景,强调官方授权的封闭性操作(来源:《汉语大词典》第3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二、字义分解

  1. 封:甲骨文象形为"植树划界",本义为划定边界,后衍生出"封闭""加印"之意。《说文解字》注:"封,爵诸侯之土也",引申为密封行为。
  2. 押:从手甲声,原指签署文书时按捺手印,后扩展为"签署""监管"。《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释为"作为凭证的签字或符号"。

三、应用场景

  1. 古代文书:如《唐律疏议》记载官府"封押案卷,非主司不得擅启",强调法律文书的密封监管。
  2. 财物保管:宋代《梦溪笔谈》提及"库银皆以朱砂封押",说明贵重物品的封存方式。
  3. 现代引申:当代多用于保密文件封存,或仪式性场合如寺庙"封押祈福文书"的民俗行为(来源:北京大学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中心)。

网络扩展解释

“封押”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拼音:fēng yā
释义:指对物品或文件进行缄封并签押,确保其密封性且未被开启或篡改。核心动作包括“密封”和“签押标记”两个步骤。


二、词义拆解

  1. 封:即“缄封”,指用蜡、印章、封条等将物品或文件封闭,防止他人擅自开启。
  2. 押:即“签押”,指在封口处签名、盖章或做特殊记号,以证明操作者的身份或确保文件真实性。

三、文献例证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中记载:“任道元听见,走将起来,点起灯烛写好了,封押停当,依然睡觉。”
解析:此处描述的是古人书写文件后密封并签押的过程,体现了封押在防止私拆、保证文书安全中的作用。


四、现代应用

如今“封押”一词使用较少,但在司法、档案管理等领域仍可见类似操作,例如密封证据文件、公证文书等,需加盖骑缝章或签名以验证完整性。


五、总结

“封押”是结合物理密封与身份验证的传统保密手段,兼具实用性和法律效力。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文书制度,可参考《初刻拍案惊奇》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挨查阿育塔抱枝拾叶毕星不兴才辨采择车无退表崇好冲日词赋漎漎摧眉大布逗嘴皮子附则浮徵瓜区豆分谷贱伤农黑家白日华文昏眊讲磨江叟芥蒂吉光片羽精魄惊呀科道坷垃鲙鲙揆伍揽摄累德连附灵秘流泝论道经邦没下场灭火器密探蹑迹敲句青翠请僞人多口杂宂坌塞职三荒五月膻乡抬举叹憾摊软调光停寝委挚象态显情骁犷暇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