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衔奉的意思、衔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衔奉的解释

(1).奉行。《公羊传·文公十四年》“称行人而执者以其事执也” 汉 何休 注:“以其所衔奉国事执之。”

(2).秉承。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丞相衔奉国威,为人除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衔奉”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以从字面和引申义两个层面来理解,主要用于书面语或较正式的语境中。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1. 核心含义:

    • 字面拆解:
      • 衔: 本义指马嚼子,引申为“含着”、“怀有”、“心里存着”(某种情感、想法或使命)。如“衔恨”、“衔冤”。
      • 奉: 本义指“捧”、“承”,引申为“接受”、“遵从”、“恭敬地执行”。如“奉命”、“奉行”。
    • 合成词义: “衔奉”的核心意思是心怀敬意地接受并遵行(命令、旨意、教导等)。它强调内心不仅接受,而且怀着恭敬、忠诚的态度去执行或持有某种责任、使命或教诲。
  2. 语义侧重与用法:

    • 强调内心的恭敬与忠诚: “衔奉”的重点在于“衔”,即内心怀有、铭记不忘,带有一种深深的敬意、忠诚或责任感。这比单纯的“奉”(执行)更强调内在的情感或态度。
    • 对象: 通常用于下级对上级、臣子对君主、信徒对教义、学生对师长教诲的场合。对象常是命令、旨意、教诲、训示等抽象事物。
    • 语境: 多用于书面语、历史叙述或正式场合,描述一种庄重、忠诚的服从或遵守状态。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多见于历史文献或仿古文体。
  3. 典籍与权威辞书佐证: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对“衔奉”的解释通常包含“遵奉;接受并奉行”的意思,并强调其含有恭敬之意。例如,在解释相关词条或引用古籍时会体现此意。该词典是汉语词汇研究的权威工具书之一。
    • 古籍用例:
      • 虽无直接单独列出“衔奉”词条的常见古籍,但其含义在历史文献中常有体现。例如,《三国志》或后世史书中描述臣子“衔奉圣旨”、“衔奉国恩”,即心怀敬意地接受并执行皇帝的旨意或感念国家的恩典。
      • 在描述宗教信徒虔诚遵守教义时,也可能使用“衔奉”或类似表达(如“衔奉真言”),意指内心铭记并恭敬地奉行。佛教、道教典籍中或有类似语境。
  4. 现代使用提示:

    • 在现代汉语中,“衔奉”是一个非常用词,使用范围狭窄。在需要表达类似意思时,更常用“遵奉”、“奉行”、“秉承”、“谨记(并执行)”等词语。
    • 理解“衔奉”有助于阅读古籍或特定文体的作品,但在日常交流或现代写作中,若非刻意追求古雅效果,建议使用更现代的替代词。

“衔奉”意指心怀敬意地接受并遵行(命令、旨意、教导等),强调内心的恭敬、忠诚与责任感,主要用于古代或正式语境中描述下级对上级、信徒对教义的庄重服从。其核心在于“衔”(心怀)所体现的内在态度与“奉”(执行)所体现的外在行为的结合。

网络扩展解释

“衔奉”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xián fèng,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奉行
    指恭敬地接受并执行任务或命令,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公羊传·文公十四年》中何休注:“以其所衔奉国事执之”。
  2. 秉承
    强调内心对某种理念或责任的敬重与坚守,如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提到:“丞相衔奉国威,为人除害”。

二、详细解释

三、用法示例

四、来源与权威性

该词解释主要参考《汉典》《公羊传》注疏及陈琳檄文,综合了古籍和现代词典的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爱素好古百川朝海白话文办严碑套本枝百世卞庄并翼趁怀大教殚残调烹返吟复吟奋臂刚直不阿高髻跟踵觚简毫发丝粟皇武哗纵祸泉简短奖惩绛引剪径尖俏咭噔咯噔九花开晦叩阍无路栏厩了落冷僻燎祡刘猛将军梅花帐篾笼鸣鹑年事已高怒水胚料譬抑亲策青荃清正廉明琼编求楼劝谏眚目识艺索牛土膏颓垣败井脱兔乌苏里江五羊皮小恭啸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