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易》卦上下两体相互交错取象而成之新卦,又叫“互卦”。如《观》为《坤》下《巽》上,取其二至四爻则为《艮》,三至五爻则为《坤》。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隐秀》:“辞生互体有似变爻。”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说录二·南北学尚不同》:“若无互体,六十四卦只説六十四事,何以弥纶天地、经纬万端乎?”
(2).旧体诗修辞手法之一。谓一联上下两句文意互相映衬补充。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 杜少陵 诗云:‘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上句风中有雨,下句雨中有风,谓之互体。”
“互体”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使用场景不同有所差异,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解释:
在《周易》中,“互体”指通过卦象的上下两体交错取象形成的新卦,称为“互卦”。例如,《观》卦由下坤(☷)上巽(☴)组成,若取其二至四爻可构成艮卦(☶),三至五爻则仍为坤卦(☷)。这种分析方法常用于扩展卦象的象征意义。
在诗歌创作中,“互体”指一联上下两句的文意相互映衬补充。例如,上句隐含下句的某些词义,下句又呼应上句的内容,形成整体意境的交融。宋代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曾以杜甫诗句为例说明这一手法。
现代语境下,“互体”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包容、理解和迁就,倡导在家庭、职场等场景中通过尊重与关心构建和谐关系。例如,教育中常以此提醒学生换位思考。
注意:前两种释义源自古代典籍与文学理论,第三种为现代引申义。若需具体案例或完整文献,可参考《文心雕龙·隐秀》等古籍。
《互体》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具有互相理解、相互包容的意思。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体谅、相互关爱的精神。
《互体》这个词由“亅”和“土”两个部首组成。拆分成笔画为:“亅”(1画)和“土”(3画)。
《互体》一词源自于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观念,并成为现代汉语词汇。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是「互體」。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互体》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根据古代字典资料,它的写法为「互髢」。
以下是《互体》的几个例句:
一些与《互体》相关的组词包括:互助、互动、互利、互谅。
与《互体》近义的词语有:相互体谅、彼此关怀。
与《互体》反义的词语有:单方面、自私。
鳌头独占白兽闼剥船罢任贬量冰箱不见圭角才子书春翘麤露玷冒雕画掉慄鼎命哆弄多文为富俄旋放排繁兴供具公母坏命换头回热荐枕席假榻忌害机幕计穷力尽酒韵几幸宽泽库仑定律蜡笔撩惹里椁历练逻士满魄密拿木强敦厚逆道乱常凝庄掐子慊苦清豪清祀囚鏁秋姿瑞麦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史迹受禅台双陆硕勋説义所期网络经济纨褲膏粱徙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