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风前烛的意思、风前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风前烛的解释

比喻残年。 唐 白居易 《归田》诗之三:“况吾行欲老,瞥若风前烛;孰能俄顷间,将心繫荣辱?”参见“ 风中秉烛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风前烛(fēng qián zh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为“风前的蜡烛”,比喻生命垂危、随时可能消亡的境况,或形容事物脆弱易逝的状态。以下从词典释义、出处、用法及文化内涵进行解析:


一、词典释义

  1. 基本义

    指风中摇曳、即将熄灭的烛火,强调在外部力量(如风)侵袭下的脆弱性。

    例:《汉语大词典》释为“比喻濒临死亡或极易消逝的事物”¹。

  2. 引申义

    • 生命喻指:常形容老年人或病弱者的生命如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终结。
    • 事物状态:泛指任何不稳定、短暂存在的人或事物。

      例:《现代汉语词典》标注其“多用于感叹人生无常或晚年境况”²。


二、出处与典故

此成语典出唐代白居易《归田》诗:

“况吾行欲老,瞥若风前烛。”

诗人以“风前烛”自喻年老体衰,生命如烛火般飘摇不定,成为后世经典意象³。


三、用法与语法


四、文化内涵

  1. 哲学意蕴

    体现道家“人生若寄”与佛家“无常观”,警示生命短暂(《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⁴)。

  2. 文学象征

    古典诗词中与“秋蓬”“朝露”并列,构成“生命易逝”意象群(如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


五、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3. 白居易《白氏长庆集》,中华书局,2014年校注本。
  4. 《庄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注:本文释义综合权威汉语工具书及经典文献,确保学术性与文化准确性。

网络扩展解释

“风前烛”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权威资料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该成语字面指风中的蜡烛,比喻残年,即人年老体衰、生命将尽的状态,强调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二、出处与用法

三、常见误解辨析

部分低权威性资料(如、7)将其解释为“立场摇摆不定”,但根据权威词典及古诗引用,此说法不准确。可能与“风中之烛”的引申混淆有关,需注意区分。

四、关联成语

与“风中秉烛”“风烛残年”等含义相近,均以“烛火”象征生命易逝。


若需进一步探究具体诗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白居易诗集》或权威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不老春才学兼优察吏吃得住愁翠除抹楚酸打么诃胆虚刀工道职打甚么紧砥矢复次高整桂旗邯淡黄案花坛哗诛昏髦嘉服讲台践规踏矩谏列僭窃谏苑家姊解止继古开今稽核击马金女就便酒经郎头絮茧麟褭柳脸礼愿抛空剽疾辟水犀釺焊齐落秦家诠说曲泉山幽升迁桥圣意神泉沈水香霜府书迂思不出位苏公堤所有者权益晚期响瓜儿谐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