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黄案的意思、黄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黄案的解释

(1).尚书省的案卷、文书。《南齐书·百官志》:“凡诸除署、功论、封爵、贬黜、八议、疑讞、通关案,则左僕射主,右僕射次经,维是黄案,左僕射右僕射署朱符见字,经都丞竟,右僕射横画成目,左僕射画,令画。”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吏部甲库,有 朱泚 伪黄案数百道,省中常取戏玩,已而藏之。”《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元年》:“臺阁案奏,月数十日乃报,或不知所在;宦者以裹鱼肉还家,并是五省黄案。” 胡三省 注:“ 魏 晋 以来,有六曹尚书, 江 左有吏部、祠部、五兵、左民、度支五尚书,各为一省,谓之尚书五省。案,文案也;藏之以为案据。尚书用黄札,故曰黄案。” 清 姚鼐 《闻香茝兄擢广东按察使却寄二十韵》:“昔滥京仓禄,晨趋省户丹。循书黄案尾,默媿惠文冠。”

(2).黄色盘案。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黥》:“初出关日,忽见所杀典,拥黄案,大如轂,在前引,心恶之,问左右,咸无见者。”《清史稿·礼志七》:“内阁学士奉詔陈殿中黄案,礼部官奉王公百官贺表陈东次黄案。凡将军、提、镇贺表置龙亭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黄案"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复合词,其核心释义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解析:

  1. 器物指代 古籍中多指涂饰黄漆的几案,属古代礼制器物。《周礼·春官》记载"司几筵掌五几五席之名物",郑玄注提及"黄案"为祭祀场合陈设礼器的黄色漆案。这类器物在唐代宫廷文书《唐六典》中亦有"黄案承敕"的记载,指传递诏令的专用案几。

  2. 司法引申 宋代司法术语中,"黄案"特指经刑部复核的死刑卷宗。据《宋刑统》规定,重大案件需用黄纸装裱成册呈报,此制延续至明清,如《明会典》载"秋审黄案需三司会签"的司法程序。

  3. 饮食文化 《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篇记载"黄案"为酿酒过程中覆盖酒醅的黄色竹编器具,此用法在山西汾酒古法酿造工艺中仍有遗存,相关器具形制可参照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传统酿造器具图谱》。

该词现代多用于历史文献研究及传统工艺领域,其语义演变折射出中国古代礼制、司法、生产等多元文化特徵。

网络扩展解释

“黄案”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一、尚书省的文书案卷

指古代尚书省(中央行政机构)使用的官方文书或档案。因当时文书多用黄色纸札书写,故称“黄案”。例如《南齐书·百官志》提到“尚书用黄札,故曰黄案”,体现了其在行政体系中的规范用途。

二、黄色盘案

指颜色为黄色的托盘或案几,属于器物名称。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描述“拥黄案,大如轂”,《清史稿·礼志七》也记载了宫廷礼仪中“黄案”的摆放形式。


补充说明

需注意“黄案”与现代社会中的“涉黄案件”无直接关联。后者属于法律术语,指涉及色情、淫秽的违法犯罪行为,如组织卖淫、传播淫秽物品等,相关法律依据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第三百六十四条等。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行政制度或器物文化,可查阅《南齐书》《清史稿》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拜祭宝塔诗兵杖驳放抢攘冲涤春台戏从弟大东敁敠遏防法不徇情发愁费句風譽分茅锡土孚洽工役傀异鼓籥画鄣乎而混作一谈跏趺肩比假想稷食酒风科盲狂狡老大小令范龙华饭螺丝母骆驼草娩身密斯脱鸟策倛魄胠箧三百六十日丧取山子煞水麝篝手账输将顺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搜枯素俭突忽晚登畏法微隐无人不知遐恋闲溜小手儿夕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