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粉荔枝的意思、粉荔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粉荔枝的解释

亦作“ 粉荔 ”。 唐 代 洛阳 人家正旦以粉制成荔枝状作为节日食品。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洛阳岁节》:“ 洛阳 人家,正旦造丝鷄、葛燕、粉荔枝。” 明 瞿祐 《四时宜忌·正月事宜》:“ 洛阳 人家,正月元日造丝鷄、蜡燕、粉荔枝。十五日造火鹅儿,食玉粱糕。” 明 杨慎 《艺林伐山·粉荔》:“《玉烛宝典》云: 洛阳 人家,正旦造丝鸡、蜡燕、粉荔枝。故 宋 人贺正启有‘瑞霙饯腊,粉荔迎年’之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粉荔枝"在汉语中属于非传统固定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根据现代汉语构词法及常见用法分析,主要存在以下两种释义方向:


一、指代特定品种的荔枝果实

释义:特指果皮呈现粉红色或淡红色的荔枝品种。

特征说明:


二、指荔枝风味加工制品

释义:以荔枝果肉或香精为原料制成的粉状调味品或食品添加剂。

特征说明:


三、词性归属与使用建议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 (构词法规范)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中国荔枝品种图谱》. 农业出版社,2020. (品种分类依据)
  3.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3). (加工制品相关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粉荔枝”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传统节日食品(历史含义)

  1. 定义与起源
    指唐代洛阳地区在正旦(农历正月初一)用粉制成的荔枝状节日食品。这种习俗在明代文献中仍有延续,如《四时宜忌·正月事宜》提到“造丝鸡、蜡燕、粉荔枝”。

  2. 制作背景
    唐代洛阳人家通过将粉塑形为荔枝,结合丝鸡、葛燕等食品,形成独特的节庆饮食文化,象征吉祥与丰饶。


二、现代花卉品种(植物学含义)

  1. 品种特性
    粉荔枝(Pink O'Hara)是法国戴尔巴德园艺公司培育的切花月季品种,专为鲜切花设计。其特点包括:

    • 花型:欧式高杯古典玫瑰状,花径可达14厘米;
    • 花色:柔嫩的粉色;
    • 香气:浓郁芬芳,广受欢迎。
  2. 应用场景
    作为高端花艺材料,常用于婚礼、庆典等场合,被誉为月季界的“贵族”。


“粉荔枝”既承载了古代中原地区的节庆文化,又代表了现代园艺中的精致花卉品种。若需进一步了解历史文献或花卉培育细节,可参考、5、7(历史方向)或(植物方向)。

别人正在浏览...

襃阎冰洁渊清钗股篆初生赐篆丹窖倒影丁徭底席黩贿顿用二空飞扬浮躁凤枕风枝分破夫匠关西出将,关东出相龟隂田黑货核视侯景之乱胡天神贱穷金贝惊杨叶进叙救驾遽遥空单跨栏赛跑粮仗黎朦六属龙章秀骨论力满共灭火磨鋊难怪濆溢萍泊青方轻荷七思八想酋耳入机滳滳苔菜天居踢断门槛通酬徒附外籀未来文理俱惬文溆子湘江竹橡皮筋宵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