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粮和兵器。《魏书·费穆传》:“久之,援军不至,兼行路阻塞,粮仗俱尽。”《魏书·卢昶传》:“必须简将增兵,加益粮仗,与之亢拟。” 宋 叶适 《故礼部尚书黄公墓志铭》:“公戍 定远 ,扼贼西路,给 淮 南盐司粮仗,募士鏖击。”
“粮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历史文献中的用例
该词多用于描述军队的物资储备,例如:
延伸含义
在部分语境中,可引申为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即经济(粮)与军事(仗)的双重保障能力。
“粮仗”原指军队的粮草和武器,是古代军事术语;现代语境中也可象征综合实力。如需更深入的文献例证,可参考《魏书》等史书。
《粮仗》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农作物的收获量。它指的是农民在收割庄稼后获得的粮食数量。
《粮仗》的部首是米(米字旁),由3个部首组成。它的总笔画数是11画。
《粮仗》这个字起源于古代中国农耕社会,代表着农作物的丰收。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保留了传统的形态,沿袭了古代的字形。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粮仗》的古时候写法为“糧仗”,其中“糧”代表粮食,“仗”代表兵器或支撑物。
1. 农民们辛勤耕种,希望能够获得丰收的粮仗。
2. 今年的粮仗比去年多了许多,这对农民来说是个好消息。
1. 粮食:表示农作物中的食物部分。
2. 丰收:指农作物收获的数量大。
丰收、丰产
歉收、减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