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动微的意思、动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动微的解释

洞察精微。《陈书·虞荔传》:“将军运动微之鉴,折从衡之辩,策名委质,自託宗盟,此将军之妙筭远图,发於衷诚者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动微”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主要见于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其核心含义可以从构成该词的两个字“动”与“微”的本义及引申义来理解:

  1. “动”的含义:

    • 本义指改变位置或状态(与“静”相对),引申为行动、发动、触发、变化等义。
    • 在“动微”一词中,“动”更侧重于开始发生、萌发、显现的含义。
  2. “微”的含义:

    • 本义指隐蔽、隐匿、细小、精妙,引申为轻微、微小、幽深、精微、征兆等义。
    • 在“动微”一词中,“微”更侧重于细微、隐微、不易察觉的迹象或状态。

“动微”的详细解释:

“动微”通常指事物刚刚开始萌动、变化或显现出细微征兆的状态。它强调的是:

总结其核心意思:

典籍例证与引用:

  1. 《周易·系辞下》: “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这句话是理解“动微”的关键。其中“几”指的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苗头或征兆。整句意为:“‘几’,就是事物变动的细微征兆,是吉凶事先显现的迹象。” 这里“动之微”直接点明了“动微”的核心含义——变动的细微之处、初始征兆。 (引用来源:《周易·系辞下》)
  2. 《鬼谷子·抵巇》: “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 虽未直接使用“动微”一词,但其思想相通,强调巨大变化(挥之于太山之本)往往始于极其微小的开端(经起秋毫之末)。这体现了对“动微”——细微征兆的重视。 (引用来源:《鬼谷子·抵巇》)
  3. 《汉书·律历志上》: “指顾取象,然后阴阳万物靡不条鬯该成。故曰‘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其动也微,而所成者大。” 这里“其动也微”描述的是律历(音律与历法)初始制定时精微的推算和调整(动微),但其结果(所成者大)却关乎天地阴阳万物运行的秩序。 (引用来源:《汉书·律历志上》)

使用场景:

“动微”一词多用于描述:

同义词与近义词:

需要注意:

“动微”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用词汇,主要出现在研究古籍、哲学思想或特定专业领域(如易学)的语境中。在日常交流或现代文本中,更常用“苗头”、“征兆”、“迹象”、“萌芽”、“端倪”等词来表达类似概念。理解“动微”有助于深入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中“见微知著”、“防微杜渐”的哲学思想。

网络扩展解释

“动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类解释:

一、基本含义与日常用法

  1. 微小的动作或变化
    由“动”和“微”组合而成,字面指细微的举动或变化。例如“水精帘动微风起”,描述微风轻拂的动态场景。此用法常见于文学或日常表达,强调事物不易察觉的变动。

  2. 物理或自然现象的细微运动
    在科学或技术语境中,可指代微小运动,如船舶横摇的微分方程分析。

二、历史文献中的引申义

洞察精微
源自《陈书·虞荔传》,原文“将军运动微之鉴”指通过细致观察把握事物本质,常用于形容深谋远虑或对复杂问题的精准判断。

使用场景与示例

“动微”需结合语境理解:日常中多指细微动态,而古籍中则强调洞察力。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陈书》原文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半翻髻牓道臕满逼侧不便道长酣嗤玩淳越蹉路倒替端整二谛恶讪犯猎发煦蜂准粉戏謌舞勾担贵妃粉裹烧颢穹环中昏惨伎人旧污涓尘絶典攫杀军长剧戏看议孔罅苦行六琯龙跃美官麛卵蜜滓拈花一笑唸唸呢呢逆差鹏海烹鲜破釜焚舟前房浅子情悰秋颜驱拂认知科学闰徵圣筊生戒沈下湿虀虀藤缠餧人咸丰庚申象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