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動微的意思、動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動微的解釋

洞察精微。《陳書·虞荔傳》:“将軍運動微之鑒,折從衡之辯,策名委質,自託宗盟,此将軍之妙筭遠圖,發於衷誠者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動微”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主要見于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其核心含義可以從構成該詞的兩個字“動”與“微”的本義及引申義來理解:

  1. “動”的含義:

    • 本義指改變位置或狀态(與“靜”相對),引申為行動、發動、觸發、變化等義。
    • 在“動微”一詞中,“動”更側重于開始發生、萌發、顯現的含義。
  2. “微”的含義:

    • 本義指隱蔽、隱匿、細小、精妙,引申為輕微、微小、幽深、精微、征兆等義。
    • 在“動微”一詞中,“微”更側重于細微、隱微、不易察覺的迹象或狀态。

“動微”的詳細解釋:

“動微”通常指事物剛剛開始萌動、變化或顯現出細微征兆的狀态。它強調的是:

總結其核心意思:

典籍例證與引用:

  1. 《周易·系辭下》: “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 這句話是理解“動微”的關鍵。其中“幾”指的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苗頭或征兆。整句意為:“‘幾’,就是事物變動的細微征兆,是吉兇事先顯現的迹象。” 這裡“動之微”直接點明了“動微”的核心含義——變動的細微之處、初始征兆。 (引用來源:《周易·系辭下》)
  2. 《鬼谷子·抵巇》: “經起秋毫之末,揮之于太山之本。” 雖未直接使用“動微”一詞,但其思想相通,強調巨大變化(揮之于太山之本)往往始于極其微小的開端(經起秋毫之末)。這體現了對“動微”——細微征兆的重視。 (引用來源:《鬼谷子·抵巇》)
  3. 《漢書·律曆志上》: “指顧取象,然後陰陽萬物靡不條鬯該成。故曰‘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其動也微,而所成者大。” 這裡“其動也微”描述的是律曆(音律與曆法)初始制定時精微的推算和調整(動微),但其結果(所成者大)卻關乎天地陰陽萬物運行的秩序。 (引用來源:《漢書·律曆志上》)

使用場景:

“動微”一詞多用于描述:

同義詞與近義詞:

需要注意:

“動微”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用詞彙,主要出現在研究古籍、哲學思想或特定專業領域(如易學)的語境中。在日常交流或現代文本中,更常用“苗頭”、“征兆”、“迹象”、“萌芽”、“端倪”等詞來表達類似概念。理解“動微”有助于深入把握中國傳統文化中“見微知著”、“防微杜漸”的哲學思想。

網絡擴展解釋

“動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具體可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一、基本含義與日常用法

  1. 微小的動作或變化
    由“動”和“微”組合而成,字面指細微的舉動或變化。例如“水精簾動微風起”,描述微風輕拂的動态場景。此用法常見于文學或日常表達,強調事物不易察覺的變動。

  2. 物理或自然現象的細微運動
    在科學或技術語境中,可指代微小運動,如船舶橫搖的微分方程分析。

二、曆史文獻中的引申義

洞察精微
源自《陳書·虞荔傳》,原文“将軍運動微之鑒”指通過細緻觀察把握事物本質,常用于形容深謀遠慮或對複雜問題的精準判斷。

使用場景與示例

“動微”需結合語境理解:日常中多指細微動态,而古籍中則強調洞察力。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陳書》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挨藍跋扈飛揚白疊布背毀北鄉逩迸别藏避匿波光倉糧黪墨測謊典成頓遞酒娥娙方枘圜鑿繁息否桑感哽掼交冠序詭手國體漢民核子能畫稿慌忽毀訿混混兒虎崽甲冠天下佳節機臣警枕機勢酒妓局脊峻诋鞫系揆門相練舁陸塗沒羽末編女宮彯撇平煙青帝求竈頭不如求竈尾人口機械增長神晤獸煙贖典松醪桃弓射鴨香乳獻見小扒頭小厮撲小指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