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联句。《镜花缘》第六九回:“偏偏公主又要联韵,及至轮到妹子,又是险韵,想了许多句子,再也压不稳。”
联韵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术语,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指在诗文中通过相同或相近的韵母形成音韵呼应,增强作品的音乐性。这种技巧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指多人合作完成诗句的创作方式,多见于文人雅集。例如《镜花缘》第六九回描述公主与众人「联韵」作诗,参与者需按特定韵脚接续创作,体现互动性与文学竞技。
需注意联韵在不同语境中的差异:在格律诗中强调音韵规律,而在即兴联句中更侧重创作形式。现代研究中,学者通过分析宋代诗人用韵规律,已总结出17种韵部系统。
《联韵》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将2个或更多的词或字的韵脚连接起来,以形成有韵律的诗句或歌词。通过连接韵脚,互相呼应的词语增加了诗歌或歌曲的美感和艺术性。
《联韵》的拆分部首是“关”字旁的“阝”,拆分笔画是9画。
《联韵》这个词源于汉语言文字,是中国古代文人用于创作诗词和歌颂的一种技巧和手法。繁体字为「聯韻」。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中,「聯韻」两个字中的「聯」以多个横线连接,表示“联结”,而「韻」由左上方的「音」字旁和右下方的「月」字旁组成,表示“韵脚”。
1. 《西江月·赋新年》:勃勃雄心驱联韵,恢宏大志展英才。
2. 《清平乐·舟夜书所思》:欲出未出兴联韵,无思全在觚绮间。
1. 联结 2. 韵律 3. 诗句 4. 歌词 5. 联系 6. 结合
1. 连韵 2. 互韵 3. 呼应 4. 和谐
1. 隔离 2. 不协调 3. 不和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