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即温听厉的意思、即温听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即温听厉的解释

《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儼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后以“即温听厉”称面受尊者的教诲。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会遇》:“不得即温听厉,良以为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即温听厉"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语,现多用于形容人的气质或待人接物的态度。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成语释义

即温听厉(jí wēn tīng lì)

指初接触时感觉温和可亲,但听闻其言论或教导时却感受到严厉刚正。形容人外柔内刚,温外表下蕴含着严肃的原则性。

出处:

源自《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意为: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严肃,接近后温和可亲,听他说话则严厉不苟。)


二、字义分解

  1. 即:接近、靠近。
  2. 温:温和、温暖。
  3. 听:听闻、倾听。
  4. 厉:严厉、严肃。

    四字连用,生动刻画了由表及里的认知过程:从亲近时的温和印象,到深交后感受到其言辞的严正。


三、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形容人态度温和而言语严厉,寓刚于柔。"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初见时温和,听其言则严厉。多指君子待人接物外柔内刚的特质。"

  3. 《成语源流大词典》(中华书局):

    "源自儒家对君子风范的描述,强调修身者须兼具亲和力与原则性。"


四、用法与例句


五、文化内涵

该成语承载儒家"温而厉"的修身理念(《论语·述而》),强调君子应兼具"温和"与"刚正"的双重品格,既避免冷漠疏离,又防止无原则迁就,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智慧。


参考资料:

  1. 《论语·子张》(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汉语大词典》第7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
  3. 《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2014年
  4. 《成语源流大词典》,中华书局,2003年

网络扩展解释

“即温听厉”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一、词义来源

该成语出自《论语·子张》,原文为:“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原句描述君子的三种特质:远看庄重严肃,接近后温和可亲,听他说话则严厉有力。后人将“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提炼为成语,代指当面接受尊者的教诲。

二、结构与读音

三、用法与示例

  1. 作谓语/定语:强调亲临教诲的场景,如宋代胡继宗《书言故事·会遇》中例句:“不得即温听厉,良以为歉。”;
  2. 语境特点:多用于形容对师长、贤者的尊敬态度,隐含接受教导时的谦逊与严谨。

四、延伸说明

该成语在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古典文献或学术讨论中。其核心在于体现儒家文化中“尊师重道”的思想,强调与德高望重者接触时言行举止的规范。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出处原文,可参考《论语·子张》及宋代《书言故事》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阿尔山温泉白足禅僧八字眉碧池敝绨恶粟蚕子道帽地膏敌王所忾顿脚捶胸二言诗冯歌风教腐熟櫜弓卧鼓高山峻岭龚工钩察犷犷函授学校衡扼黄卷青灯皇枢洄波减字狡害浇水禁塞金水疾日开广良宵美景鍊砂练择骊目龙门点额沦覆緑窗律家马食命历命笼冥趣仆从国潜遯虬户囷府日观亭扫愁箒时夜守气手奏天寒地冻外兄弟完备违世绝俗武守香社遐逝谐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