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毛笔。因初始的毛笔以木为管,故名。 宋 黄伯思 《东观馀论·论飞白法》:“ 蔡邕 于 鸿都 下,见工人以堊帚成字,归而为飞白之书,非便用堊帚,盖用笔效之而已,今人便谓所用木笔为堊帚,谬矣。”参阅 晋 崔豹 《古今注·问答释义》。
(2).木名。即辛夷。其花未开时,苞有毛,尖长如笔,因以名之。 唐 白居易 《营闲事》诗:“暖变墙衣色,晴催木笔花。” 宋 陆游 《幽居初夏》诗之一:“籜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元 戴表元 《林村寒食》诗:“出门杨柳碧依依,木笔花开客未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辛夷》:“﹝释名﹞辛雉、候桃、房木、木笔、春映。”
(3).指此种植物的花。 杨朔 《鹤首》:“小院里正开着紫色的木笔。”
“木笔”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及相关解释:
“木笔”既可指代早期毛笔,也用于描述辛夷花,兼具实用与自然美学的双重文化意涵。如需进一步了解植物特性或历史典故,可参考搜狗百科等权威来源。
木笔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分别是“木”和“笔”。木笔是指用木头制作而成的笔,是古代人们常用的一种书写工具。
“木”字的部首是“木”,共有四画。而“笔”字的部首是“竹”,共有五画。
木笔可以追溯到古代,由于当时缺乏金属和其他材料用于制作笔,因此人们开始使用木头制成笔。木笔的使用在古代非常普遍,直到现代还有人喜欢收集和使用木质的书写工具。
在繁体字中,“木”字和“笔”字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变化。
古代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一般来说,古代的字体更加简化,笔画较少。而且在古代,人们对笔的制作也更加粗糙简单,木笔的制作过程通常包括将木头雕刻成一定形状,并将其一端削尖以便书写。
他用木笔写了一封信。
木制、木刻、木材、书写。
木制笔。
金笔。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