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东省的意思、东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东省的解释

(1).古代中央官署之一。 南朝 齐 指集书省,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以散骑常侍为长官。《南齐书·百官志》:“自二卫、四军、五校已下,谓之‘西省’;而散骑为‘东省’。”《南史·张瓌传》:“ 齐 建元 元年,改封 平都侯 ,迁侍中,与侍中 沉文季 俱在门下…… 瓌 止朝服而已。时集书每兼门下,东省实多清贫,有不识 瓌 者,常呼为散骑。”

(2).古代中央官署之一。 唐 指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 唐 杜甫 《紫宸殿退朝口号》:“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 仇兆鳌 注:“《雍録》:‘政事堂在东省,属门下。’……公为拾遗时,政事堂已在中书。其自宫中退朝而归东省者,以本省言也。”

(3).古代中央官署之一。 宋 指秘书省。掌图籍。 宋 杨万里 有《早入东省残月初上》诗。按, 杨 曾任秘书监。

(4). 清 代对 山东省 的省称。《清会典·户部·赈饥一》:“上年 东省 济宁 等州县卫成灾地方,无论极次贫民,著各展賑一月。”

(5). 民国 时期对东三省的省称。 鲁迅 《伪自由书·从幽默到正经》:“但不幸 东省 沦陷,举国骚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东省"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均具有特定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一、核心释义:唐代中央官署「门下省」的别称

在唐代三省六部制中,"东省"特指门下省。因唐代中央官署位于皇宫东侧(如门下省在东内省),故以方位得名,与"西省"(中书省)相对。

二、延伸释义:地理方位的泛指

明清以后,"东省"亦用于泛指中国东部省份,具体范围依语境而定:

  1. 清代特指山东:因山东位于京畿以东,官方文书常以"东省"代称山东。
    • 例:《清史稿·食货志》载"东省漕粮",即指山东漕运。
  2. 近代泛指东部地区:如"东三省"(东北地区)、"华东省份"等非正式统称。

三、现代语境的使用

当代文献中,"东省"作为历史词汇,多出现于研究唐代官制或清代地方史的学术著作中,日常用语已较少使用。其核心权威释义始终以唐代"门下省"为主流。


参考资料说明:

释义综合引自《汉语大词典》《辞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等权威辞书,因版权限制无法提供在线链接,建议通过图书馆或正版数据库查阅纸质/电子版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东省”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 南朝齐代
    指集书省,隶属皇帝侍从顾问机构,长官为散骑常侍。该机构负责文书处理与谏议,与“西省”(二卫、四军、五校等武职机构)并称。

  2. 唐代
    指门下省,与中书省共掌机要,参与国政决策。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中“宫中每出归东省”即指此机构,表明其在中央政务中的核心地位。

  3. 宋代
    特指秘书省,主管典籍编纂与收藏。诗人杨万里曾任秘书监,其诗《早入东省残月初上》中的“东省”即代指秘书省。

  4. 清代至民国
    成为地理代称:

    • 清代:指山东省(如官方文书中的简称);
    • 民国:指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常见于时政文献。

补充说明:该词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指向。例如唐代文献中多指门下省,而清代方志中则可能指山东省。历史类解读建议参考《南齐书》《南史》等权威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艾蒿把稳变形虫饼锭惨苦插钗长忆逞迈爡焥箪瓢陋巷丹参第产定谟浮露黼帷膏田歌卖广利王和人徽绩昏诐胡奴车混营子将来俭素搅脑汁嚼说金鸡纳霜金李金镯酒娘子阄题里君鳞蛇銮和抹澡猛孤丁地绵旋灭刺弭耳鸣文膜视佩纕浅学窃钩盗国衾裯妾钦尚犰狳三普驶河薯莨四饭厮仆恬而忝踰颓如脱离帷幕不修无所用心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