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中央官署之一。 南朝 齐 指集书省,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以散骑常侍为长官。《南齐书·百官志》:“自二卫、四军、五校已下,谓之‘西省’;而散骑为‘东省’。”《南史·张瓌传》:“ 齐 建元 元年,改封 平都侯 ,迁侍中,与侍中 沉文季 俱在门下…… 瓌 止朝服而已。时集书每兼门下,东省实多清贫,有不识 瓌 者,常呼为散骑。”
(2).古代中央官署之一。 唐 指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 唐 杜甫 《紫宸殿退朝口号》:“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 仇兆鳌 注:“《雍録》:‘政事堂在东省,属门下。’……公为拾遗时,政事堂已在中书。其自宫中退朝而归东省者,以本省言也。”
(3).古代中央官署之一。 宋 指秘书省。掌图籍。 宋 杨万里 有《早入东省残月初上》诗。按, 杨 曾任秘书监。
(4). 清 代对 山东省 的省称。《清会典·户部·赈饥一》:“上年 东省 济宁 等州县卫成灾地方,无论极次贫民,著各展賑一月。”
(5). 民国 时期对东三省的省称。 鲁迅 《伪自由书·从幽默到正经》:“但不幸 东省 沦陷,举国骚然。”
“东省”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南朝齐代
指集书省,隶属皇帝侍从顾问机构,长官为散骑常侍。该机构负责文书处理与谏议,与“西省”(二卫、四军、五校等武职机构)并称。
唐代
指门下省,与中书省共掌机要,参与国政决策。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中“宫中每出归东省”即指此机构,表明其在中央政务中的核心地位。
宋代
特指秘书省,主管典籍编纂与收藏。诗人杨万里曾任秘书监,其诗《早入东省残月初上》中的“东省”即代指秘书省。
清代至民国
成为地理代称:
补充说明:该词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指向。例如唐代文献中多指门下省,而清代方志中则可能指山东省。历史类解读建议参考《南齐书》《南史》等权威史料。
《东省》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下面将逐个解释这两个字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部首:一(丨)
笔画:五画
意思:指东方的方位,表示东方的意思。
来源:象形字,古代用来表示日出的方位,后来引申为东方的意思。
繁体:東
古时汉字写法:董、東
例句:东方国家有许多美丽的风景。
部首:省(心)
笔画:9画
意思:指省份,表示行政区划或行政区域。
来源:会意字,由心和聿(严肃)两个部分组成,表示威严之意,后来引申为行政区域。
繁体:省
古时汉字写法:省、嘗、食
例句:浙江是一个非常美丽的省份。
东海、东方、东南、东北、东西、东草、东篱、南省、北省、河东狮吼
东部、东方、东南方、东北方
西方、南方、西南方、西北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