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东蒙的意思、东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东蒙的解释

(1). 山东省 蒙山 的别称。因在 鲁 东,故名。《论语·季氏》:“夫 顓臾 ,昔者先王以为 东蒙 主。” 杨伯峻 注:“ 东蒙 ,即 蒙山 。” 唐 高适 《鲁郡途中遇徐十八录事》诗:“前临 少昊 墟,始觉 东蒙 长。”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掳掠》:“妖氛雾起濛濛,濛濛,昏 岱岳 ,撼 东蒙 。”

(2). 陕西省 终南山 山峰名。 宋 陆游 《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猿啼月落青山空,旧隐梦寂思 东蒙 。”《老学庵笔记》卷九:“ 东蒙 盖 终南山 峰名…… 种明 《东蒙新居诗》亦云:‘登遍 终南 峰, 东蒙 最孤秀。’”

(3).道家指 东海 仙境中的山。《云笈七籤》卷十二:“高奔日月吾上道……驾歘接生宴 东蒙 。” 张君房 注:“ 东蒙 , 东海 仙境之山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东蒙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一、地理专称

指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具体包括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及锡林郭勒盟东部。该区域以草原、森林资源著称,历史上是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的活动中心。此释义为现代常用义,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东蒙"条目(无网络来源)。

二、古文献典故

先秦典籍中"东蒙"特指山东蒙山。《论语·季氏》载:"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指颛臾国君主主持蒙山祭祀。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考证:"蒙山在蒙阴县南,亦曰东蒙",印证其地理指向鲁中南地区(无网络来源)。

三、文化衍生义

  1. 族群代称

    清代文献以"东蒙"指代科尔沁、喀喇沁等东部蒙古部落,区别于漠西、漠北蒙古。如《清史稿》载理藩院管辖"东蒙盟旗事务"(无网络来源)。

  2. 语源演变

    "东蒙"由方位词"东"与"蒙"(蒙古/蒙昧)复合构成。古义中"蒙"取《易经·蒙卦》"山下有险"之意,引申为边陲之地;今义侧重民族与地域属性(无网络来源)。


引用说明

因未检索到可验证的权威在线词典链接,本文释义综合《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及《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纸质版内容,古文献部分直接援引原文篇目。建议查阅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出版工具书获取完整定义。

网络扩展解释

“东蒙”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地理名称

  1. 山东省蒙山的别称
    因位于鲁东(山东东部)而得名,最早见于《论语·季氏》:“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唐代诗人高适在《鲁郡途中遇徐十八录事》中也提到“前临少昊墟,始觉东蒙长”。

  2. 陕西省终南山山峰名
    宋代陆游的《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及《老学庵笔记》均提及东蒙为终南山的一座山峰,以“孤秀”著称。

二、道家文化中的含义

  1. 东海仙境中的山
    道家典籍《云笈七籤》记载,东蒙是东海仙境中的山,象征飞升成仙的场所。

三、补充说明

“东蒙”核心含义为山东蒙山,其次是陕西终南山峰名及道家仙境山。需根据具体文献或语境判断其指代,文学与历史文本中多涉及前两者。

别人正在浏览...

版授悲歌慷慨蹩躄不那彩翠赤绋床帐垂露大指斗谍短褐不全耳鉴方寸乱放勋反问改为高哲光霁鼓点归回规佐滚落淮渎笏头履讲家久别重逢九津酒色之徒居寡麇窜看青刻晷坑降块茎滥泛冷合合廉幨连独赁约力田迷盹谋首女夫女萝谦志乔声势情弊清净鹊浦埆埆肉袒山池时不我与市厘素概坦克车贪吝桃花雪闲介虾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