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版檄的意思、版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版檄的解释

任命官员的文书。《晋书·王逊传》:“ 逊 未到州,遥举 董联 为秀才, 建寧 功曹 周悦 谓 联 非才,不下版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版檄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复合词,由“版”与“檄”二字组合而成,主要用于指代古代刻写在木版上的官方文书或军事檄文。以下从词义、功能及文献依据角度进行详细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字义分解

    • 版(bǎn):本指书写用的木片或竹简,后引申为印刷用的底板。《说文解字》释为“判也”,即剖分木片以供书写。
    • 檄(xí):古代官方文书,多用于征召、声讨或晓谕。《说文解字》注:“檄,二尺书”,特指紧急公文。

      二者结合,“版檄”指刻于木版上的正式檄文,强调其载体形式与官方性质。

  2. 功能特征

    • 军事用途:常见于战时,如《后汉书》载“制版檄而发诸郡”,指刻写檄文动员地方兵力。
    • 行政通告:用于颁布政令,如《资治通鉴》提及“以版檄宣示州府”,即通过刻版文书传达朝廷决策。
    • 公开性与权威性:因刻于硬质材料,可长期公示或传递,较帛书、简牍更耐久。

二、历史演变与文献佐证

  1. 起源与载体演变

    先秦至汉初以竹简、木牍为主,“版檄”在东汉后随造纸术普及逐渐减少,但重大文书仍保留刻版传统。如《汉书·高帝纪》载“以版檄谕天下”,凸显其正式性。

  2. 经典用例

    • 《三国志·魏书》:“制版檄驰告四方”,指曹操讨伐董卓时发布檄文。
    • 唐代李峤《檄》诗:“毛义持书去,张仪韫版行”,以“版”借指重要文书。

三、学术参考文献

  1. 古代辞书

    •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点校本),释“版”“檄”本义。
    • 《康熙字典》“檄”字条引《释名》:“檄,激也。下官所以激迎其上之文书也。”
  2. 现代研究

    •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论及公文载体演变。
    •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分析简牍文书形制。

四、结语

“版檄”作为古代行政与军事文书的重要形式,反映了早期公文传播的实物载体特征。其词义凝结了书写媒介(版)与文书功能(檄)的双重属性,是研究秦汉至唐代官方文书制度的关键词之一。

网络扩展解释

“版檄”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版檄”指古代官方用于任命官员的文书,属于行政公文的一种。该词由“版”和“檄”组成:

二、详细解释

  1. 功能与用途
    主要用于官员任命,具有行政效力。例如《晋书·王逊传》记载,王逊未到任时举荐董联为秀才,但下属周悦认为董联无才,拒绝下发“版檄”。

  2. 权威性与形式
    作为正式公文,“版檄”需加盖官印,内容涉及职务、权限等,体现古代官僚体系的运作规范。

三、历史用例

四、相关延伸

“版檄”是古代官僚制度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公文,既反映行政程序,也体现文书载体的历史特征。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晋书》或古代公文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安生八窗玲珑班点保儿迸连匕筴兵工厂波骇不师蚕薄蛏田打野鸭子电路电炉跌四平额手称颂附缀干精蛤棃亘绝钩鐮刀刮除槐芽饼华説灰殒活变火狸湖畔简奥降委简严结辙儆切棘子可塑性劳务费礼序露薤没代逆流凝阴铺模谦仁请郡气圈却勾駥骥软尘师范世情事因水发斯洛文尼亚跆籍土物围击物价鲜完消缴心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