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板册的意思、板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板册的解释

户口册。《元诗纪事·宁都州民歌》“去年雪,今年雨,微 计侯 ,那得此” 陈衍 辑引《江西通志》:“ 计初 , 浮梁 人,授 寧都州 同知,覈板册以定赋,出寃狱以正刑,上下推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板册是由"板"与"册"构成的复合名词,其核心含义需从历史文献与印刷技术两个维度进行解读:

一、印刷载体层面 特指古代雕版印刷使用的木质印版。《中国印刷通史》记载,自唐代发明雕版印刷术后,文字雕刻于梨木、枣木等板材上,这些雕刻完成的板材称为"板",多块"板"装订成"册"即为板册(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中国古代印刷工程技术史》)。

二、文献形制层面 《古籍版本学》指出,宋代官府为规范科举考试,将儒家经典雕刻成统一制式的木板,这类官方刊刻的经籍合称"监本板册",其形制标准为每半叶十行十七字(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版本学研究》)。

三、行政文书层面 清代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部》载有"板册登记"制度,指州县衙门将户籍田亩信息刻制木板印刷形成的册籍,具有法律凭证效力。这种行政文书制作方式延续至民国初年(来源:中华书局《明清文书制度研究》)。

该词现多用于古籍研究领域,上海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十三经注疏》的书口处仍可见"板册第X"的原始标注(来源: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板册”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主要解释如下:

一、核心含义:户口册

  1. 基本定义
    “板册”指古代用于登记户籍的官方册籍,主要用于记录人口信息、核定赋税及管理刑狱等行政事务。

  2. 历史用例
    元代文献《江西通志》记载,官员计初曾通过“覈板册以定赋”,即核查户籍册来制定赋税政策,说明其实际应用场景。

  3. 发音与注音
    拼音为bǎn cè,注音符号为ㄅㄢˇ ㄘㄜˋ。


二、其他解释:形容内容充实的书籍或文章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提出,“板册”可引申为成语,表示书籍或文章内容详实、丰富。其中“板”象征厚重的木板,比喻内容扎实;“册”指代文献或书籍。但此用法在古籍中未见明确例证,可能为现代引申义。


三、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地方志类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北顾仓廪抄敚车马客车屋丑人多作怪愁神厨箑处实丹溪东郭履豆饼独脚鬼尔时伐德髣像风月无边分拣伏刃鼓唇弄舌过氧国有化呵脬诨经鹘拳加料降薄家酝金鹍车金迷纸醉觐岁金甖寄帑计庭龛居坎土镘可奈匡困篑笼翴翴灵宇丽则挛蹇内刚凝尘瓯檥铺平仆仆风尘乔声怪气软件梢梁生冷食料手指袜袴枉贼晚气僞凤未来主义渥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