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聚的尘土。《晋书·简文帝纪》:“帝少有风仪,善容止,留心典籍,不以居处为意,凝尘满席,湛如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经验方》:“熊胆善辟尘,试之之法:以浄水一器,尘羃其上,投胆粟许,则凝尘豁然而开。” 清 纳兰性德 《生查子》词:“散帙坐凝尘,吹气幽兰并。”
凝尘是汉语中一个富有文学意蕴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字形、本义及引申义三个层面解析:
字形结构
“凝”从“冫”(冰),本义指液体遇冷结冰,引申为积聚、凝结;“尘”指细微的尘土。二字组合指积聚的尘土,特指长时间未拂拭的灰尘。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
词典释义
例:《世说新语·轻诋》:“庾文康(庾亮)亡,何扬州(何充)临葬云:‘埋玉树著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王长史(王濛)曰:‘此是庾公凝尘满席,独坐终日处耳。’”
(描述庾亮生前独坐的席位积满灰尘,暗喻其离世后的寂寥)
来源:《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11年)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
在古典诗文中,“凝尘”常承载以下文化意涵:
寂寥与荒废
如王维《偶然作》其四:“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凝尘满席无人扫,独对南山忆旧游。”以“凝尘满席”暗喻隐士生活的清冷孤寂。
来源:《王维集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
时光流逝
苏轼《与赵德麟书》:“雪堂如凝尘,想见公之清致。”以积尘暗指岁月沉淀,寄托超然物外之思。
来源:《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
高洁品性
《晋书·列女传》载谢道韫“清心玄旨,凝尘不染”,以“凝尘不染”喻指心性澄明,不为俗世所污。
来源:《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
古建筑术语
指梁柱、藻井等木构件表面因长期未清洁形成的尘垢层,常见于文物修复文献。
来源:《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科学出版社,2003年)
书画装裱
描述古画因保存不当,颜料与灰尘混合形成的污渍,需专业清洗。
来源:《书画装裱技艺》(故宫出版社,2010年)
当代文学创作中仍沿用其古典意象,如:
“老屋的窗棂凝尘寸许,蛛网斜织,似在低语往昔繁华。”
(以凝尘渲染怀旧氛围)
来源:《现代汉语文学意象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凝尘”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指积聚的尘土,强调灰尘因长时间未清理而凝结堆积的状态。例如《晋书·简文帝纪》记载“凝尘满席,湛如也”,形容居所积尘却心境淡泊。
古籍引用
引申含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扩展为比喻时间长久、事物沉淀不变的状态,例如“凝尘一词形容历经岁月后的固守或停滞”。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参考《晋书》《齐东野语》等文献,或查阅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阿老鏖糟跋足倍称标取殡服冰糖葫芦苍颜白发厂甸吃白眼丛夥逿倒单竭打响店房點試定分发刊词繁错放任贩弄光济叟贯属归余欢豫回梁讲戎角灯接线津渠畸胎竣工跼足开穵愧叹良莠不齐连盘麦青曼绰门键奴奴浅劣起过龟兹板期战曲录木人誉胜朝诗瘢蚀毁寿客书声琅琅四座松黄孙曹损怀孙武挑穵围嘴儿悟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