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伐德的意思、伐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伐德的解释

(1).损害德行。《诗·小雅·宾之初筵》:“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 朱熹 集注:“伐,害……宾醉而出,则与主人俱有美誉;醉至若此,是害其德也。”

(2).自夸其德。《荀子·仲尼》:“功虽甚大,无伐德之色。” 明 吕坤 《答赵乾所稽勋》:“若不平之气满腹,矜己之色满面,是谓伐德,有道者不宜如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伐德”是古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伐德”由“伐”与“德”组合而成。“伐”在《汉语大辞典》中有多重含义:①砍伐(如《诗经》"伐木丁丁")②征讨(如《左传》"齐师伐我")③自夸(如《论语》"愿无伐善");“德”指道德品行。《古代汉语词义通释》指出,“伐德”存在两种核心释义:

  1. 损害德行

    • 出自《尚书·大禹谟》:“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孔颖达疏解“败德”即“伐德”的转义
    • 例:《汉书·董仲舒传》载“桀纣暴谩,谗贼并进,贤知隐伏,恶日显,国日乱,晏然自以如日在天,终陵夷而大坏”
  2. 自夸其德

    • 《尔雅·释诂》注:“伐,谓矜夸”,《说文解字注》强调该义项多含贬义
    • 例:《庄子·山木》言“功成者隳,名成者亏,孰能去功与名而还与众人”

二、语用演变 该词在先秦文献中高频出现,至汉代使用渐少,现代汉语中已不作为独立词汇使用。其消亡可能与“伐”字“自夸”义的弱化相关,该现象在《汉语词汇流变考论》中有专门论述。

网络扩展解释

“伐德”是一个汉语成语,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及用法:

一、基本含义

  1. 损害德行
    指因不当行为(如醉酒失态)破坏自身或他人的道德修养。例如《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中提到:“醉而不出,是谓伐德”,即醉酒后举止失当会损害品德。

  2. 自夸其德
    表示过度夸耀自己的德行或功绩。如《荀子·仲尼》中强调“功虽甚大,无伐德之色”,提醒即使功绩显著也不应自满。


二、详细解释与使用场景


三、出处与例句


四、总结

“伐德”既可指外在行为对德行的破坏,也可指内在态度的自满,常用于强调道德自律与谦逊品质。其古典用例至今在文化批评与道德讨论中仍有参考价值。

别人正在浏览...

边升宾入如归侪侣婵娟程糜赤坂池砌崇雅黜浮忩遽大策澹然订偶贰膳符命怫悦光柱卦铺国变酣然豪制浣澣毁骂火库辑安疆略绞车瘠立津费鸡埘句管看养孔棘阑楯炼铁炉丽娥历辘陵波面饼饢糠虔夷且则啓户奇剑清靖善贷折胁失格使性掼气帅导双南金厮搅速记推贤突异微画温德祥烟鲜黄现实枭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