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地圆说的意思、地圆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地圆说的解释

以大地为球形的学说。相传为古 希腊 人 亚诺芝曼德 、 毕达哥拉斯 及 挨拉托色尼 所首创。至16世纪初, 葡萄牙 人 麦哲伦 绕地球一周,18世纪 英国 科学家 牛顿 以力学理论证明太阳系中各行星之形状,此学说遂为世人所公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地圆说是地理学和天文学中的一个基本学说,指地球形状近似于球体的理论。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汉语词典释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地圆说"指"认为地球是圆球形的学说" 。该学说推翻了古代"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强调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的天体,是近代科学对地球形状的准确描述。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二、历史背景与科学意义

地圆说最早由古希腊学者提出(如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后经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1519-1522)实证。其核心依据包括:

  1. 航海观察:远航船只"先见桅杆后见船身";
  2. 月食现象:地球在月球表面的投影呈弧形;
  3. 星象变化:南北半球所见星空不同。来源:中国知网《自然科学史研究》

三、科学地位

现代科学通过卫星测绘证实地球为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椭球体(扁率约1/298),但"地圆说"仍是对地球形状最基础且本质正确的描述,奠定了大地测量学、航天科学的基础。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

权威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中国知网《自然科学史研究》.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3.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地圆说”是认为地球为球形的理论,其含义与历史发展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1. 基本定义
    地圆说主张地球是一个球体,而非传统认知中的平面。这一理论最初由古希腊学者如毕达哥拉斯、亚诺芝曼德等提出,后经亚里士多德通过观测月食、星座位置变化等方法科学验证。

  2. 历史发展与验证

    • 古希腊起源: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首次提出地球概念;公元前3世纪,埃拉托色尼通过几何学计算地球周长,进一步支持地圆说。
    • 科学证实:16世纪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提供了实践证据,18世纪牛顿通过力学理论证明行星形状,最终使地圆说成为共识。
  3. 在中国的传播
    中国古代长期存在“天圆地方”观念,地圆说直到近现代才普及,颠覆了“华夷世界观”。此前,“中原居中”等概念与地球思维无关。

  4. 引申含义
    作为成语,“地圆说”被用来比喻事物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强调不容置疑的特性。

地圆说不仅是科学史上的重要理论,也反映了人类认知从经验到实证的演变。其传播过程体现了不同文明对世界观的突破与融合。

别人正在浏览...

呗声并无二致不到长城非好汉巉巉斥女仇恨垂殁短诗扼吭拊背二省粉署腐谈腹心之疾阁员寡少横忧后起槐衙回执娇客结衔饥羸谨饬经久絶嶮捆绑黎朦林産灵座毛装马屁勃秘结弥撒睨然倾背清暇邛竹杖犬吠之警人海战术蓐收三十六洞天赏官上志折躬射气説话人斯大林私注岁用条进薇蕨温慎无碍无所措手无用武之地黠慧香林八节小颗颗邪音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