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晚祷的意思、晚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晚祷的解释

(1) [evensong]∶教规规定的七个祈祷时刻中的第六个

(2) [vesper]∶晚上举行的宗教仪式或礼拜

(3) [compline]∶第七次和最末一次的日课经;入夜后或入睡之前诵念的最末一次日课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晚祷,汉语复合词,由“晚”和“祷”构成。作为宗教术语,特指日落时分进行的祈祷仪式,常见于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传统;作为日常用语,可泛指傍晚时分的灵修活动。

一、词源学解析 “晚”在《说文解字》中释为“日冥也”,《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标注其现代义项包含“日暮时分”(商务印书馆,2016)。《汉语大词典》记载“祷”的甲骨文字形为“示”旁加“寿”,本义为“告事求福”(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

二、宗教仪式维度 基督教的晚祷(Vespers)源自古罗马的晚课经,现存天主教《每日礼赞》规定晚祷包含诗篇吟唱、经文诵读等环节(中国天主教主教团,2019)。伊斯兰教称晡礼(Salat al-Asr)为每日第三次礼拜,《古兰经》第2章238节明确记载“你们当谨守拜功,尤其是中间的拜功”。

三、文学引申含义 李清照《声声慢》中“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黄昏意象,被钱钟书解读为“文人化的晚祷仪式”(《管锥编》第三册,中华书局,1979)。现代作家冰心在《晚祷》诗集中赋予其“与自然对话”的新内涵。

四、跨文化比较研究 佛教晚课包含《弥陀经》诵念,日本神道教的夕祭需面西行礼,这类时空仪式共性印证了宗教学者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时间重构”理论(《圣与俗:宗教的本质》,1957)。

网络扩展解释

“晚祷”一词具有宗教和艺术双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宗教仪式定义

  1. 基本概念
    晚祷指晚上进行的宗教祷告仪式,常见于基督教传统。根据教规,它是每日七个祈祷时刻中的第六个,通常在日落后或入睡前举行,包含忏悔、感恩和祈求等内容。

  2. 实践形式
    参与者会在教堂或家庭中集体或独自完成,形式包括诵读经文、唱赞美诗等。部分教派将其作为日课经(如天主教《时辰颂祷》)的组成部分,象征一日灵修生活的结束。

二、艺术文化延伸

  1. 经典油画《晚祷》
    法国画家米勒的同名作品描绘了一对农民夫妇在田间听到教堂钟声后低头祈祷的场景。该画作通过平凡劳动中的神圣时刻,反映了19世纪欧洲农民的虔诚信仰,现藏于巴黎奥塞美术馆。

三、引申意义

  1. 精神反思的象征
    在文学或日常语境中,“晚祷”可隐喻晚间对当日行为的自省,或表达对宁静心境的追求。如例句中将其与“美好祝福”关联,体现超越宗教仪式的精神内涵。

注:如需了解不同教派晚祷仪式的具体差异,可参考(高权威性)和(法语语境补充)。

别人正在浏览...

白摺子悲寂嬖奴不辩菽麦不易之典采斵朝鼓絺衣抽徵丹鸡白犬灯宴碓磑娥翠番教峰巅弓长梏桎滑鸠驩肰挥散火鎌贱同皎晶晶娇客娇阳嘉锡伎苛进赴进住款顺赉况流阴蛮公子眉癖猛丁明戒贫富不均品格平巷睥窃启邑铨综髷髻鋭达三人成虎射高沈壮爽闿栓剂树榾栋疏狠台币搪击同合顽梗婉容霄宸小弟消解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