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咒骂。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一》:“其诽谤駡诅者,有先断其舌。”
“骂诅”是一个汉语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指辱骂和诅咒,常用于描述带有恶意的言语攻击行为。该词由“骂”(斥责、侮辱)和“诅”(诅咒、咒骂)两个近义动词组合而成,强调言语上的双重负面情绪表达。
该词带有强烈负面色彩,需谨慎使用。若涉及暴力或不当内容,建议通过沟通或法律途径解决,而非以言语攻击回应。
《骂诅》(mà zǔ)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指的是因为愤怒、恶意或仇恨而对他人进行辱骂、咒骂或诅咒的行为。
《骂诅》由两个部首组成:骨(gǔ)和言(yán)。其中,骨部表示相关词语的意义与骨骼有关,而言部则表示与言语或语言有关。
根据《汉字笔画》规则,骂和诅分别有7和8个笔画。
《骂诅》源自古代汉字,词义于现代汉语中产生。在繁体字中,骂和诅的字形是“罵”和“詛”,分别由15个和12个笔画构成。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骂和诅的字形与现代汉字写法不同。古时骂的写法是“駡”,共有13个笔画。而诅的古代写法是“祖”,共有10个笔画。
1. 他对自己的失败情绪充满了愤怒,开始对所有人骂诅。
2. 她遭受了许多不公正的对待,但她没有回应骂诅。
骂声、诅咒、詈骂、吐骂等。
辱骂、咒骂、诅咒、罵駡等。
称赞、褒奖、表扬、赞美等。
【别人正在浏览】